时间: 2025-05-06 19:20: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9:20:47
原文展示:
恻恻轻寒剪剪风,杏花飘雪小桃红。
夜深斜搭秋千索,楼阁朦胧细雨中。
白话文翻译:
轻寒的风在耳边细细吹拂,杏花像飘雪一般,点缀着小桃花的红色。夜深了,秋千的绳索斜挂着,楼阁在细雨中显得朦胧不清。
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杏花”与“桃花”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常常象征着春天和美好的爱情。杏花的开放象征着新生和希望,而桃花则与爱情和美丽紧密相连。诗人在寒食之夜描绘这样的景象,意在表达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韩偓,字季真,号清白,唐代诗人,生于公元约792年,卒于约857年。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善于描绘自然景物,以细腻的笔触表现情感。
创作背景:
《寒食夜》创作于寒食节,这是一种中国传统节日,通常在清明节前一两天,纪念介之推。此时节,春意盎然,但气温仍显寒意,正是诗人抒发情感的良好时机。
诗歌鉴赏:
《寒食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夜晚,展现了诗人在这个特殊节日里的感受。诗的开头“恻恻轻寒剪剪风”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微寒的氛围,伴随着轻柔的风,给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清冷的感觉。紧接着“杏花飘雪小桃红”意象的使用,形成了一幅春天的画面。杏花如雪般飘落,与小桃花的红色形成鲜明对比,既表现了春天的美丽,也暗示了生命的短暂与脆弱。
到了夜深,诗人描绘了“夜深斜搭秋千索”,在此处,秋千的意象不仅仅是儿童玩耍的工具,更是无数思念与情感的寄托。它斜挂在夜空中,似乎在诉说着无尽的思念和孤独。最后的“楼阁朦胧细雨中”更是将全诗笼罩在一种朦胧的氛围中,细雨中的楼阁仿佛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反映,模糊而又真实,令人感受到一种深深的惆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向往与对逝去时光的感慨,情感真挚而动人。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主要表达了对春天的向往和对逝去时光的感慨,情感基调带有淡淡的忧伤与思念,反映出生命的脆弱与美丽。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寒食夜》的作者是谁?
A. 王维
B. 韩偓
C. 李白
D. 杜甫
诗中“恻恻轻寒剪剪风”表达了什么样的氛围?
A. 温暖的春日
B. 凄冷的寒夜
C. 烈日炎炎
D. 和风细雨
“杏花飘雪小桃红”中,杏花的意象象征着什么?
A. 爱情
B. 春天的希望
C. 生命的短暂
D. 友情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