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10:12: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10:12:46
懒起
作者: 韩偓 〔唐代〕
百舌唤朝眠,春心动几般。
枕痕霞黯澹,泪粉玉阑珊。
笼绣香烟歇,屏山烛焰残。
暖嫌罗袜窄,瘦觉锦衣宽。
昨夜三更雨,临明一阵寒。
海棠花在否,侧卧卷帘看。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春天早晨起不来的懒惰状态。夜晚的鸟儿叫唤着我起床,春天的心情在心里翻动着多少种滋味。枕头上的痕迹因晨曦而显得朦胧,眼泪和胭脂的痕迹交错在玉色的栏杆上。绣花的香烟已然熄灭,屏风后的烛光也快要熄灭了。暖和的天气让我觉得薄袜太紧,细长的锦衣却显得宽松。昨夜的雨在三更时分落下,临近天明时又感到一阵寒意。海棠花开了吗?我侧身躺在床上,卷起帘子向外看。
作者介绍: 韩偓(约789年-约855年),字仲明,号少华,唐代诗人,生于今四川。其诗风以清新自然著称,情感真挚,常描绘生活琐事和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春季,表达了诗人在懒惰早晨的生活状态及其对春天的惆怅思考。唐代是一个诗歌繁荣的时代,诗人们常借日常生活中的细节抒发情感,展现自然之美。
《懒起》是韩偓以细腻的笔触描绘春日清晨的慵懒时光,整首诗充满了柔和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诗的开头用“百舌唤朝眠”引入,展现了诗人在清晨时分被催促起床的情形,但“春心动几般”则流露出对春天情感的复杂反应,既有醒来的不情愿,也有对春天美好景象的向往。
在诗的中段,枕上的痕迹和泪水、胭脂的交融,表现了诗人对过往的追忆与对当下生活的感慨。这里的细节描写生动而富有情感,仿佛可以让人感受到那种在春天里懒洋洋的情绪。接着,诗人又提到温暖的天气与衣物的舒适,暗示了生活的宁静与悠然。
最后两句,诗人以海棠花作为结尾,既是对春天的向往也是对新生的期待,表现了对未来的思考与希望。整首诗以一种懒散的调子传达了对日常生活的深切感受,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惆怅、懒散的生活态度,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思考。通过细腻的描写,充满了对生活的感悟与温情,展现了个人情感与自然的和谐。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鸟是?
诗中“暖嫌罗袜窄”意指?
诗的最后一句提到的花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