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夏昼偶作

《夏昼偶作》

时间: 2025-04-26 06:43:08

诗句

南州溽暑醉如酒,隐几熟眠开北牖。

日午独觉无馀声,山童隔竹敲茶臼。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43:08

原文展示

夏昼偶作
南州溽暑醉如酒,
隐几熟眠开北牖。
日午独觉无馀声,
山童隔竹敲茶臼。

白话文翻译

在南方的州郡,酷热的夏天让我像喝醉酒一样,
在隐秘的书桌旁熟睡,打开北面的窗户。
正午时分,独自觉察周围没有任何声音,
只有山里的孩子隔着竹林敲打着茶臼。

注释

  • 溽暑:指炎热潮湿的天气。
  • 醉如酒:形容暑热使人昏沉,像喝醉了酒一样。
  • 隐几:隐蔽的书桌。
  • 熟眠:深沉的睡眠。
  • 北牖:北面的窗户。
  • 日午:正午时分。
  • 无馀声:没有其他声音。
  • 山童:山里的孩子。
  • 敲茶臼:敲打茶臼,制作茶叶。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柳宗元(773-819),字子厚,号宗元,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政治家。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擅长诗、文、辞,作品风格清新,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柳宗元被贬至永州期间,表达了他在酷热的夏日中感受到的宁静与孤独,以及对乡村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夏昼偶作》展现了柳宗元在盛夏炎热中,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诗的开头以“南州溽暑醉如酒”引入,生动地描绘了盛夏的酷热,使人感到昏沉。接着,诗人描写自己在隐秘的书桌旁伴随着北窗的清风沉沉入睡,体现出一种与世隔绝的宁静与安逸。正午时分,四周的寂静让人感到孤独,然而,远处山童敲打茶臼的声音,打破了这份寂静,传递出一种乡村生活的自然气息。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诗中的乡村孩子,既是对自然的依偎,也是对简单生活的渴望,展现了诗人对世俗纷扰的逃避和对纯真生活的追求。柳宗元通过这首诗,不仅描绘了一个静谧的夏日午后,也传达了他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体现了他对自然与人性深刻的理解。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南州溽暑醉如酒”:描绘南方炎热的夏天,热得让人昏沉。
    • “隐几熟眠开北牖”:在隐蔽的书桌旁熟睡,窗户向北,感受微风。
    • “日午独觉无馀声”:正午时分,突然意识到周围的寂静。
    • “山童隔竹敲茶臼”:山里的孩子在竹林旁敲打茶臼,打破寂静。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暑热比作醉酒,增强了感知的生动性。
    • 对仗:如“隐几熟眠”和“开北牖”,使句子更加工整。
  • 主题思想:这首诗表达了对夏日宁静环境的向往和对乡村生活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世俗繁扰的逃避。

意象分析

  • 溽暑:象征着炎热与疲惫,反映了诗人心理状态。
  • 隐几:代表了隐逸的生活和追求内心平静的愿望。
  • 北牖:象征着通向自然的通道,带来清风。
  • 山童:象征着天真无邪的乡村生活,传达了简单的快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南州溽暑”指的是哪个季节的天气?

    • A. 春季
    • B. 夏季
    • C. 秋季
    • D. 冬季
  2. 诗人在哪个时段意识到周围的寂静?

    • A. 清晨
    • B. 正午
    • C. 傍晚
    • D. 深夜
  3. “山童隔竹敲茶臼”中“山童”指的是谁?

    • A. 大人
    • B. 小孩
    • C. 动物
    • D. 老人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比较柳宗元的《夏昼偶作》和王维的《鹿柴》,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象,但柳宗元更关注炎热的夏日宁静,而王维则强调秋天的寂静与空灵。两者在意象和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体现了不同的自然观与人生观。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柳宗元集》
  • 《唐诗鉴赏辞典》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莱孙歌 画船 下滩作 寄致明并纪惠雁观梅之旧 续赋家园七咏·百花台 题王岩起乐斋三首 兼道携古墨来墨面龙纹墨背识云保大九年奉敕 阻风 徐大著挽诗二首 吴传朋游丝帖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中等专业学校 辵字旁的字 包含八的词语有哪些 功烈震主 二字旁的字 规行矩步 改是成非 雨蓑烟笠 呕心镂骨 髡缁 面字旁的字 倾压 翦草除根 心字底的字 鳥字旁的字 辞谒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