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和学士吴元昭

《和学士吴元昭》

时间: 2025-05-02 14:32:19

诗句

通身一穿金锁骨,正眼观来犹剩物。

纵使当机觌面提,敢保敢士犹未彻。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32:19

诗词名称: 和学士吴元昭

作者: 释弥光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通身一穿金锁骨,正眼观来犹剩物。
纵使当机觌面提,敢保敢士犹未彻。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全身犹如穿着金色的锁骨,正视着他,依然觉得只剩下些许的东西。即便在关键时刻面对面提出,敢说有能力的人也未必能完全明白。

注释:

  • 通身: 全身,形容整体。
  • 金锁骨: 一种比喻,形容身体的坚固与美丽。
  • 正眼观来: 用正视的目光来看。
  • 犹剩物: 仍然剩下些许的东西,暗示不完全。
  • 纵使: 即使、即便的意思。
  • 当机: 关键时刻,抓住机会。
  • 觌面: 面对面,直接面对。
  • 敢保敢士: 敢于担保的士人,形容有能力的人。
  • 犹未彻: 仍然没有完全理解或做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释弥光,宋代高僧,擅长诗词,诗风清新典雅,常以佛教思想为主题,表达人生哲理。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释弥光与吴元昭学士的交流之际,表达了对人性、修行与理解的思考,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学术与道德的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形象的比喻和深刻的思考,探讨了人类的认知与理解的局限。开头一句“通身一穿金锁骨”,用金色锁骨的比喻,展现出一种坚固而美丽的外表,暗示人们在生活中往往只看到了表面的美丽,而忽视了内在的真实。接着“正眼观来犹剩物”,进一步强调了这种表象与实质之间的差距,展示出一种对现实的冷静观察。最后两句则在探讨面对面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的难度,表面上看似直接的交流,实际上却充满了误解与曲折,这种对人性深刻的洞察,使得整首诗在意境上更加深邃。诗中所传达的思想,令人反思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理解,值得我们在现代社会中再三品味。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通身一穿金锁骨: 形容人的外在形象,既坚固又美丽,可能暗指外在的修养与修行。
    2. 正眼观来犹剩物: 表示即使正面观察,依然感到所见有限,暗示人对事物理解的局限。
    3. 纵使当机觌面提: 即便在关键时刻面对面交流,也不一定能够明白对方的真实想法。
    4. 敢保敢士犹未彻: 即使是有能力的人,也不能完全理解事情的真相,体现出人际交往的复杂性。
  • 修辞手法:

    • 比喻: “金锁骨”是一个典型的比喻,形象生动。
    • 对仗: 诗中运用了对仗的修辞,使得诗句更加工整和谐。
  • 主题思想: 这首诗探讨了人类对真理的追求和理解的局限,表达了对人性复杂性的深刻思考,体现了作者对人生的独特见解。

意象分析:

  • 金锁骨: 象征美丽与坚固的外表,暗指人们常常被表象所迷惑。
  • 正眼: 代表真实的观察与理解,强调洞察力的重要性。
  • 当机: 关键时刻,意味着人际交往中的机会与挑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金锁骨”象征什么? A. 美丽的外表
    B. 坚固的内心
    C. 生命的脆弱
    答案: A

  2. “纵使当机觌面提”中“当机”指的是什么? A. 机遇
    B. 关键时刻
    C. 机器
    答案: B

  3. 诗中表达了对人际理解的什么看法? A. 绝对理解
    B. 理解的复杂与局限
    C. 完全无能为力
    答案: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登高》 杜甫

诗词对比:

  • 《静夜思》: 通过描绘月光引发思乡之情,展现个人情感的细腻。
  • 《登高》: 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反映出诗人对人生的感慨与思考。

在这两首诗中,虽然主题有所不同,但同样反映出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
  • 《释弥光诗词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晚至云河驿 八月十五夜忆严亲 宿山驿闻雨 胶莱道中 寒食接父书 谒先洞阳公祠追和海忠介公韵 题芗氏慈节卷 老梅 示学者 缪觉轩先生过访简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画荻和丸 失张冒势 正活 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 幺字旁的字 视险若夷 怨府祸梯 車字旁的字 比类 龙楼凤阙 槍閎 川字旁的字 包含距的词语有哪些 降纳 单人旁的字 绞丝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