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4:32: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32:19
通身一穿金锁骨,正眼观来犹剩物。
纵使当机觌面提,敢保敢士犹未彻。
全诗翻译:
全身犹如穿着金色的锁骨,正视着他,依然觉得只剩下些许的东西。即便在关键时刻面对面提出,敢说有能力的人也未必能完全明白。
作者介绍:
释弥光,宋代高僧,擅长诗词,诗风清新典雅,常以佛教思想为主题,表达人生哲理。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释弥光与吴元昭学士的交流之际,表达了对人性、修行与理解的思考,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学术与道德的重视。
这首诗通过形象的比喻和深刻的思考,探讨了人类的认知与理解的局限。开头一句“通身一穿金锁骨”,用金色锁骨的比喻,展现出一种坚固而美丽的外表,暗示人们在生活中往往只看到了表面的美丽,而忽视了内在的真实。接着“正眼观来犹剩物”,进一步强调了这种表象与实质之间的差距,展示出一种对现实的冷静观察。最后两句则在探讨面对面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的难度,表面上看似直接的交流,实际上却充满了误解与曲折,这种对人性深刻的洞察,使得整首诗在意境上更加深邃。诗中所传达的思想,令人反思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理解,值得我们在现代社会中再三品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探讨了人类对真理的追求和理解的局限,表达了对人性复杂性的深刻思考,体现了作者对人生的独特见解。
诗词测试:
诗中“金锁骨”象征什么?
A. 美丽的外表
B. 坚固的内心
C. 生命的脆弱
答案: A
“纵使当机觌面提”中“当机”指的是什么?
A. 机遇
B. 关键时刻
C. 机器
答案: B
诗中表达了对人际理解的什么看法?
A. 绝对理解
B. 理解的复杂与局限
C. 完全无能为力
答案: 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在这两首诗中,虽然主题有所不同,但同样反映出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