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7:37: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7:37:59
梦幻空花,何劳把捉。
得失是非,一时放却。
这段梦幻的空花,何必去追求和抓取呢?得失和是非,暂时放下就好。
释弥光,宋代著名禅宗僧人,诗人,因其深厚的禅学修养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在当时享有盛名。他的诗作常常体现出对人生哲学的思考,强调内心的平静与对世事的超然态度。
本诗创作于一个追求心灵解脱的时代,作者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世俗事物的看淡,反映出禅宗哲学的核心思想:放下执念,追求内心的宁静。
《偈二首》以简练的语言传达了深邃的哲理,展现了禅宗思想的核心,即对世俗得失的淡然态度。首句“梦幻空花,何劳把捉”,将梦境和空花比作人生中的虚幻事物,提醒人们不要执着于那些无实质的追求。这种比喻不仅形象生动,更引发读者对自身生活的反思。第二句“得失是非,一时放却”则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强调在生活中对得失与是非的放下,倡导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全诗的语言简洁且富有哲理,读后令人感到清新与释然。它提醒我们,人生如梦,很多事情不过是空花一现,真正值得追求的应是内心的宁静与满足。释弥光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思考,为我们展示了一种超越世俗的生活智慧。
整首诗围绕“放下”展开,强调对虚幻事物的无谓追求和对得失是非的超然态度,倡导一种内心平静的生活哲学。
“梦幻空花”中的“空花”指的是什么?
A. 实体的花
B. 虚无的事物
C. 真实的梦
本诗强调的生活态度是什么?
A. 不断追求
B. 偏执与执着
C. 放下与超然
“得失是非,一时放却”中“放却”意为?
A. 拿走
B. 放下
C. 忘记
与王维的《终南山》相比,释弥光的《偈二首》更加强调内心的宁静与放下,而王维则通过自然景色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两首诗都体现了对世俗的超然,但侧重点各有不同。
这些资料可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诗词的背景及其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