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和参政李汉老

《和参政李汉老》

时间: 2025-04-29 20:39:01

诗句

胡床稳坐已通津,何处更寻不二门。

八苦起时全体现,不知谁解报深恩,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0:39:01

原文展示:

和参政李汉老
释弥光〔宋代〕

胡床稳坐已通津,何处更寻不二门。
八苦起时全体现,不知谁解报深恩。

白话文翻译:

我稳坐在胡床上,已经渡过了河流,何处再去寻找那不二之门(即真理之道)呢?
在经历八苦(人生的苦难)时,真理全都显现出来,不知道谁能理解这份深厚的恩情。

注释:

字词注释:

  • 胡床:一种传统的坐具,常用于休息。
  • 通津:渡过水流,达到彼岸。
  • 不二门:佛教用语,指真理或觉悟之道。
  • 八苦:佛教教义中的苦难,指生、老、病、死等人生苦恼。

典故解析:

  • “不二门”出自佛教,表示超越二元对立的境界,是通向觉悟的入口。
  • “八苦”是佛教中阐述人生苦难的概念,强调世间的无常与痛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释弥光,宋代高僧,精通佛理,常以诗歌表达对人生与佛教哲理的理解。他的作品多探讨内心的宁静与智慧的获得。

创作背景:

这首诗在释弥光参政李汉老之际写成,反映了他对人生苦难的思考和对真理的追求。李汉老可能是他一位志同道合的朋友,诗中表达了对其的敬重与感激。

诗歌鉴赏:

这首诗用简洁的语言深刻地表达了人生的哲理。诗人在胡床上稳坐,象征着内心的宁静与对生活的从容。他已“通津”,意味着他已渡过人生的艰难险阻,但对“何处更寻不二门”的思考,反映出他对真理的渴望与不懈追求。
“八苦起时全体现”一句,揭示出在经历人生的种种苦难时,真正的智慧与真理会显现出来。诗人用这种方式表达了对苦难的接受与理解,仿佛在告诉读者,面对生活的挑战,只有经历痛苦,才能更深刻地体会到生命的意义。最后一句“不知谁解报深恩”,更是引人深思,谁能够真正理解这份从痛苦中获得的智慧与恩典呢?整首诗在哲理的探讨中带有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索,体现了释弥光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对真理的追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胡床稳坐已通津:诗人安坐于胡床,象征着内心的安宁,已经渡过了人生的困境。
  2. 何处更寻不二门:在经历了苦难后,作者仍在思考真理之道,显示出对智慧的渴望。
  3. 八苦起时全体现:在经历八苦时,真理显现,强调苦难与智慧的关系。
  4. 不知谁解报深恩:对能够理解这份恩情的人表示疑惑,反映出对智者的渴望。

修辞手法:

  • 对仗:上下句之间形成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隐喻:将“胡床”作为一种宁静的象征,与人生的苦难形成对比。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苦难与智慧的关系,强调人生的意义在于经历痛苦后获得的觉悟与理解。诗人通过对真理的追求,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胡床:象征安宁和思考。
  • 八苦:代表人生的苦难,体现生活的无常。
  • 不二门:象征智慧与真理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八苦”指的是什么?

    • A. 快乐
    • B. 苦难
    • C. 财富
    • D. 名誉
  2.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胡床”象征着____

  3. 判断题:诗中表达了对真理的无奈与渴望。 (对/错)

答案:

  1. B
  2. 安宁与思考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杜甫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登高》相比,释弥光的诗更注重内心的宁静与哲理的探讨,而杜甫则更多地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与个人的遭遇。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前者更为沉静,后者则更为激烈。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佛教文化与中国诗词》
  • 《释弥光诗文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春日山行 春怀 草堂 鸣山岩 王子端云近来徒觉无佳思纵有诗成似乐天其小乐天甚矣予亦尝和为四绝 其四 王子端云近来徒觉无佳思纵有诗成似乐天其小乐天甚矣予亦尝和为四绝 其三 王子端云近来徒觉无佳思纵有诗成似乐天其小乐天甚矣予亦尝和为四绝 其二 王子端云近来徒觉无佳思纵有诗成似乐天其小乐天甚矣予亦尝和为四绝 其一 山谷于诗每与东坡相抗门人亲党遂谓过之而今之作者亦多以为然予尝戏作四绝云 其四 山谷于诗每与东坡相抗门人亲党遂谓过之而今之作者亦多以为然予尝戏作四绝云 其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厂字头的字 炫视 嘎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明月入怀 月缺花残 天阿 歆向 包含卓的词语有哪些 三撇旁的字 豕字旁的字 旁戾 陶开头的成语 包含流的成语 西字头的字 酉字旁的字 首施两端 恣肆无忌 七窍流血 旌旗蔽日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