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5:40: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40:31
东越国已泯,西施滩尚存。
天垂芳草地,渔唱夕阳村。
荇带牵舟楫,罗衣拂酒尊。
杜鹃缘底事,只管下啼痕。
东越国已经消亡,西施滩依旧存在。
天空映照着芳草如茵的土地,渔夫在夕阳下唱着歌谣。
水草牵引着小舟,罗衣轻拂着酒杯。
杜鹃鸟因何事而啼,只顾留下泪痕。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西施”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代表着美丽与悲剧。西施滩与其相关,可能暗示着对美的追忆与历史的感慨。杜鹃鸟啼鸣常寓意思念与悲伤,与诗人所描绘的自然景色形成对比。
作者介绍: 汪广洋,明代诗人,创作风格多样,常以自然景象和人文历史为题材,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变迁之时。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历史遗迹,表达对往昔的怀念与对时局的感慨。
《西施滩》以其优美的自然景色和深刻的历史感怀,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消逝历史的惋惜。开篇提到“东越国已泯”,立刻让人感受到历史的沧桑与无情,随之而来的是“西施滩尚存”,这仿佛是诗人对美的寄托和对历史的铭记。诗中的自然景象如“天垂芳草地”、“渔唱夕阳村”,展现了乡村的宁静和美丽,给人一种悠闲自在的感觉。
而“荇带牵舟楫,罗衣拂酒尊”则描绘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诗人似乎在享受这一刻的安宁与美好。最后一句“杜鹃缘底事,只管下啼痕”则让整首诗转向了一种情感的深刻,杜鹃的啼鸣代表了对过往的思念与悲伤,仿佛在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美好,也让人反思时光的流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与对自然美的向往,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惆怅与对美好生活的珍惜。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东越国已泯”中的“泯”是什么意思?
A. 消失
B. 存在
C. 兴旺
D. 开始
诗中描绘的自然场景主要表现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惆怅
C. 忧伤
D. 愤怒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白在《早发白帝城》中同样展现了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感的结合,通过对比,可以看到两位诗人在描绘自然时,所表达的情感和背景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