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9:43: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9:43:05
作者: 叶梦得 〔宋代〕
修眉扫遥碧,清镜走回流。
堤外柳烟深浅,碧瓦起朱楼。
分付平云千里,包卷骚人遗思,
春色入帘钩。桃李尽无语,
波影动兰舟。念谢公,平生志,
在沧洲。登临漫怀风景,
佳处每难酬。却叹从来贤士,
如我与公多矣,名迹竟谁留。
惟有尊前醉,何必问消忧。
修长的眉毛在遥远的碧空中轻扫,清澈的镜子映出回流的波光。
堤岸外的柳树烟雾深浅不一,碧瓦楼阁如朱楼般矗立。
把千里平云托付于你,包卷着骚人的遗思,
春色悄然浮入帘钩。桃李花开无言,
波影轻摇兰舟。想念谢公,心中理想,
在那沧洲。登高远眺,随意欣赏风景,
美好的地方总难以回报。却叹自古以来的贤士,
像我与公这样的多得是,但留下的名迹又有谁呢?
唯有在酒前醉饮,何必去问消愁。
作者介绍: 叶梦得(1077年-1139年),字季琦,号涵溪,南宋诗人、散文家,以其深厚的文化修养和高洁的品格受到后人推崇。他的作品常体现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对自然景色的赞美。
创作背景: 《水调歌头 其四 湖光亭落成》创作于叶梦得任职期间,正值南宋初期,国家动荡,个人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使得他在诗中流露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人生的感慨。
这首《水调歌头》展现了叶梦得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诗的开头通过描写美丽的自然景色,展示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给人以心灵的放松。随着诗的推进,诗人逐渐引入个人情感,从对自然的赞美转向对理想的追求和对人生的感慨。
“桃李尽无语,波影动兰舟”一句,表现出一种无言的美,恰如其分地描绘出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而“念谢公,平生志,在沧洲”的出现,则引发了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和对理想的追求。诗人在对比贤士与自身的同时,又深刻反思名迹的留存,表现出对历史的无奈与对人生的哲理思考。
整首诗在形式上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对仗、排比等,使得诗歌在音韵和节奏上都显得和谐优美。最后以“惟有尊前醉”落脚,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一种洒脱态度,令人在感叹中又感受到一种豁达的胸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反映出对历史的感慨和对当下生活的洒脱态度。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谢公”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惟有尊前醉”的意思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