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长桥

《长桥》

时间: 2025-04-26 07:03:07

诗句

长桥跨空水弥漫,北望吞天去无岸。

洞庭自涌东西山,惊涛忽起行人断。

禹功千年在坤舆,东南大浸惟五湖。

如何寇来不少限,铁马万骑翻长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03:07

原文展示:

长桥跨空水弥漫,
北望吞天去无岸。
洞庭自涌东西山,
惊涛忽起行人断。
禹功千年在坤舆,
东南大浸惟五湖。
如何寇来不少限,
铁马万骑翻长驱。

白话文翻译:

长桥横跨在辽阔的水面上,
向北望去,水天一色,无边无际。
洞庭湖的水涌动,将东西两山拥抱,
惊涛骇浪突然袭来,行人无法通行。
大禹治水的功绩已经传承千年,
东南一带的洪水,只剩下五湖在承受。
为什么敌人来袭却没有任何限制,
铁骑万千,气势如虹,勇往直前。

注释:

  • 长桥:指跨越水面的桥,象征连接与沟通。
  • 吞天:形容水面辽阔,仿佛要吞没天空。
  • 洞庭:指洞庭湖,古代著名的湖泊。
  • 惊涛:激烈的波涛,表现自然的力量。
  • 禹功:指大禹治水的功绩,借此说明治理水患的历史。
  • 东南大浸:指东南地区的洪水泛滥。
  • :指敌人或侵略者。
  • 铁马:指骑兵,形象地表现出军事力量。

典故解析:

  • 大禹治水:大禹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治水英雄,传说他通过疏导河流而非堵塞的方式成功治理了洪水,象征着智慧和努力的结合。
  • 五湖:指的是中国东南部的五大湖泊,在古代文学中常用来象征广袤的水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叶梦得(1077年-1148年),字季良,号惭愧居士,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他一生经历了北宋的灭亡和南宋的建立,对社会变迁有深刻的感受,作品多反映国家命运和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长桥》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外敌侵扰。诗人通过描绘长桥和水面,表现了对沧海桑田的感慨,以及对国家兴亡的忧虑。

诗歌鉴赏:

《长桥》通过长桥的意象,展现了广阔的水面和波涛汹涌的景象,给人一种浩瀚无垠的感受。诗人以“长桥跨空水弥漫”作为开篇,描绘出一幅壮阔的自然图景,随后引出北望的情景,表现出诗人对未来的迷茫与无奈。接下来的“洞庭自涌东西山”,则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人事相结合,水的涌动象征着不安定的局势。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提到大禹治水的千年功绩,隐喻着历史的沉重与现实的无奈。最后几句更是揭示了敌人来袭的紧迫感,表现出对国家危机的深刻反思与忧虑。整体而言,诗中自然景观与历史典故的结合,既展示了诗人的广阔视野,又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深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长桥跨空水弥漫:描绘出一座长桥横跨在宽阔的水面上,给人一种辽阔的视觉感受。
  • 北望吞天去无岸:向北望去,水面与天空融为一体,似乎没有尽头,表现了自然的浩瀚与人心的渺小。
  • 洞庭自涌东西山:洞庭湖的水涌动,象征着自古以来的自然变迁。
  • 惊涛忽起行人断:突如其来的波涛使得行人无法通行,暗示了社会动荡与不安。
  • 禹功千年在坤舆:提及大禹治水,表明历史的治水功绩依然影响着现代。
  • 东南大浸惟五湖:东南地区的洪水泛滥,反映了当时的水患。
  • 如何寇来不少限:表达了对敌人入侵的无奈与愤怒。
  • 铁马万骑翻长驱:描绘了敌军的气势如虹,表现出战争的紧迫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吞天”,用夸张的手法强调水的广阔。
  • 对仗:如“东西山”与“北望吞天”,体现了诗的对称美。
  • 拟人:如“惊涛忽起”,赋予自然现象以人的特性,增强了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观与历史典故的结合,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深思,展现了对历史的尊重和对未来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长桥:象征连接与沟通,反映人们对未来的希望。
  • :象征自然的力量与变化,表现了历史的无情。
  • 敌人:象征外来侵略,反映国家的危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长桥”象征什么?

    • A. 连接与沟通
    • B. 隔绝与分离
    • C. 不安与动荡
  2. 诗中提到的大禹治水,传达了什么样的意义?

    • A. 对历史的尊重
    • B. 对自然的无奈
    • C. 对未来的希望
  3. 诗歌的主要情感基调是什么?

    • A. 轻松愉快
    • B. 忧虑与思考
    • C. 喜悦与欢庆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1. 《春望》(杜甫)与《长桥》同样表达了对国家的忧虑,前者通过春天的景象反映战乱带来的破坏与希望,后者则通过自然景观与历史典故表现对未来的迷茫。
  2. 《庐山谣》(李白)则体现了对自然的赞美和人生哲学的思考,虽然主题略有不同,但同样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叶梦得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捣练子 其二 泊山塘作 捣练子 其一 捣练子 捣练子 捣练子 冬闺 捣练子 春晚 捣练子 梅花 捣练子 春晚 捣练子 其二 捣练子 秋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骛行 取闹 概状 人才难得 醳兵 包含喙的成语 爻字旁的字 牙字旁的字 贝部首的汉字大全_贝部首常用汉字解析 悔开头的成语 鹊脑 天机不可泄漏 城字繁体字怎么写?这份城字繁体字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字学习 贝字旁的字 无字旁的字 户字头的字 人生识字忧患始 繁体字的书写方法_掌握繁体字书写技巧 一来二去 国妆特字的祛斑产品有哪些?这份清单助你快速了解_祛斑产品推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