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9:51: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9:51:27
一川宫柳绕雕栏,
浓碧浮空迥接天。
借问生仙人去后,
果曾亲到玉皇前。
一条河流旁的宫柳缠绕着精美的栏杆,浓密的碧绿在空中浮动,似乎与天空相连。请问那些曾经成仙的人,在离开人间后,是否真的曾亲自到过玉皇大帝那里?
“玉皇”是道教中至高无上的神明,象征着权威和尊贵。诗中提到的“生仙人”则是指那些修道成仙的人,他们在民间传说中常常被认为能与神灵沟通,诗人通过对他们的询问,引发对人间与天界关系的思考。
马政是明代的一位诗人,他的诗风清新秀丽,常常描绘自然之美与人文景观,作品中融入了深厚的道教文化和哲理思考。
这首诗作于明代,正值社会文化高度发展的时期,诗人受到文人雅士的熏陶,常常通过自然景观表达对人生与宇宙的感悟。此时,江南水乡的美丽风光成为了许多文人墨客创作的灵感源泉。
《芦台四景 其四 天妃池桥》展示了诗人对自然风光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思考。诗的开头“一川宫柳绕雕栏”,描绘了一幅优雅的画面,柳树环绕着华丽的栏杆,反映出江南水乡特有的柔美景致。接着“浓碧浮空迥接天”,进一步加深了景致的深邃,浓密的绿意与天空相接,营造出一种空灵的氛围。
诗的最后两句则转向哲思,诗人以“借问”开头,表明一种向他人求教的态度,暗示对成仙之人经历的渴望与追问。这种对“生仙人”的询问,实际上折射出人们对于生命意义和超脱境界的思考。整首诗在描绘自然美的同时,融入了人文关怀,形成了一种内外兼修的艺术特征。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以及对生死、成仙的哲理思考,体现了人们对超越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渴望。
诗中“浓碧”指的是什么?
A. 柳树的颜色
B. 水的颜色
C. 天空的颜色
答案: A
诗人借问“生仙人”是为了表达什么?
A. 对人间生活的热爱
B. 对成仙的向往与哲理思考
C. 对自然景观的赞美
答案: B
诗中“玉皇”是指哪位神明?
A. 佛陀
B. 道教的最高神
C. 地藏菩萨
答案: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