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5:00: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5:00:57
似子成高隐,无惭处士名。
换鹅将乞米,手写代躬耕。
迹已稀城市,交还重友生。
风尘余未谢,肯许订鸥盟。
这位年轻人像是隐士一般,虽不以名声自傲,但仍然保持着士人的身份。
我将鹅换成米饭,手写文章以代替辛苦耕作。
在城市中我的足迹已然稀少,重新交朋友时又回到旧日的生涯。
虽然在风尘中尚未完全消逝,是否愿意再续与鸥鸟的盟约?
作者介绍:汪森,清代诗人,字宗道,号半千,生于清康熙年间,精于诗词,尤以山水田园诗见长,作品清新脱俗,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诗人与友人重聚之际,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友谊的珍视,反映了清代文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现实生活的矛盾。
本诗通过对比隐士与处士的理想与现实,展现了作者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开头的“似子成高隐”表现出对隐士生活的向往,而“无惭处士名”则暗示作者并不以此自豪,反而有些自嘲。接下来的“换鹅将乞米”,不仅揭示了生活的艰辛,也反映了文人身份的无奈。作者以“手写代躬耕”来表达他对文字的依赖与热爱,同时也对农耕生活的向往。诗中“迹已稀城市”表现出作者对城市生活的疏离感,而“交还重友生”则突显出他对友谊的重视。这种对理想与现实的反思,令全诗充满了淡淡的忧伤与思索。最后一句“肯许订鸥盟”则以轻松的语气结束,展现了一种对未来的希望与期待。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现实生活无奈的思考,反映了作者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换鹅”象征什么?
“肯许订鸥盟”中的“鸥”指的是什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