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丁酉九月十四日黄源岭客舍题黄瀛父近诗

《丁酉九月十四日黄源岭客舍题黄瀛父近诗》

时间: 2025-05-01 03:38:29

诗句

不但行吟又卧披,掩编因有感于斯。

竞为蛙蚓号鸣态,乌睹龙鸾夭矫姿。

损挹嫌人称大好,琢磨容我指微疵。

自惭学识非匡鼎,安敢陪君共说诗。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38:29

原文展示:

不但行吟又卧披,掩编因有感于斯。
竞为蛙蚓号鸣态,乌睹龙鸾夭矫姿。
损挹嫌人称大好,琢磨容我指微疵。
自惭学识非匡鼎,安敢陪君共说诗。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黄源岭客舍的感受。他不仅在吟唱,还在这里静卧,因有感而作。诗中提到蛙和蚓的叫声,仿佛在竞相鸣叫,而自己像是看到龙和鸾那样优雅的姿态。对比之下,自己的才学显得渺小,尤其是当人们称赞他时,心中不免感到羞愧。诗人感到自己的学识远不足以与他人共论诗歌,因而不敢与君子一起分享诗作。

注释:

  • 行吟:吟唱诗歌,行走时吟诵。
  • 卧披:静卧,披着衣服。
  • 蛙蚓:指青蛙和蚯蚓,常用以象征自然界的生灵。
  • 龙鸾:传说中的神鸟,象征美好和高贵。
  • 匡鼎:匡正和鼎盛,暗指高深的学识与成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字梦阮,号退庵,宋代著名诗人、词人,擅长山水田园诗,风格清雅,情感细腻。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丁酉年九月,正值秋季,诗人在黄源岭的客舍中,感受到自然的宁静与自身学识的渺小,借此抒发对诗歌和自然的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诗在形式上保持了古典诗词的韵律美,内容上则表现出诗人对自身学识的自省和对自然的敬仰。开头两句描绘了诗人身处黄源岭的情景,既有行吟的动作,又有卧披的静谧,形成了动与静的对比,展现出诗人放松的心情。接着通过蛙和蚓的鸣叫,体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而自己却感到像龙和鸾那样的姿态遥不可及。诗人用“损挹”二字表达了对外界称赞的谦逊与内心的自惭,体现了他对学问的敬畏和对自身不足的反思。最后,诗人认为自己没有资格与人分享诗作,表现出一种谦虚的态度。这种自我反思的情感,使整首诗充满了哲理,反映出诗人深邃的思考与对自我价值的追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不但行吟又卧披:不仅在吟唱,还在静卧,说明诗人自得其乐。
  • 掩编因有感于斯:因感受到周围的氛围而作诗,表现出诗人对景物的敏感。
  • 竞为蛙蚓号鸣态:自然界的蛙和蚯蚓在竞争叫声,展现出生命的活力。
  • 乌睹龙鸾夭矫姿:看到龙与鸾的优雅姿态,形成显著对比,突显自己的平凡。
  • 损挹嫌人称大好:自感才学不足,尽管他人称赞,心中却感到不安。
  • 琢磨容我指微疵:希望别人能指出自己的缺点,表现出对自我提升的渴望。
  • 自惭学识非匡鼎:自觉学识不足,无法与高人比肩,表达了谦卑。
  • 安敢陪君共说诗:因此不敢与他人讨论诗歌,表现出对诗歌的敬重与自卑。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行吟”与“卧披”,展现出工整的音律。
  • 比喻:用“龙鸾”比喻高雅的诗境,增添了诗的意象丰富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主题在于自省与谦逊,诗人通过自然的描绘与自我反思,表达了对诗歌和学识的追求,同时也流露出对自身不足的认知。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蛙蚓:象征生机与自然。
  • 龙鸾:象征高贵与美好,代表理想的境界。
  • :象征文化与精神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两种动物是什么?

    • A. 蛙和蛇
    • B. 蛙和蚯蚓
    • C. 虎和豹
  2. 诗人对自身学识的态度是?

    • A. 自信
    • B. 自傲
    • C. 自惭
  3. 诗中提到的龙鸾象征什么?

    • A. 普通
    • B. 高贵
    • C. 低贱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可以对比刘克庄与王维的山水诗,王维的《鹿柴》同样表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然而刘克庄则更多地表达了个人的自省与谦逊。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宋代诗人研究》
  • 《刘克庄诗文选》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妻亡后别妻弟 对酒示申屠学士 北山游亭 岁除日奉推事使牒追赴抚州辨…处士上人同赋人字口号 夏夜江楼会别 戏留顾十一明府 题天柱山图 古意寄呈王侍郎 织女词 题友人山居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含笑九幽 麦字旁的字 缇纨 风骨峭峻 田字旁的字 糟坊 灵表 水字旁的字 三声 群口啾唧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写物 包含焦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雨的成语 言字旁的字 矢如雨下 母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