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10:22: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10:22:15
香火精勤阅一期,孤臣无路答鸿私。
衔如已废陈人样,俸比初开小学时。
世上升沉姑付酒,考中功状是吟诗。
五钱买得羊毛笔,自写年劳送可司。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仕途失意的感慨与无奈。诗中提到,香火的祭祀活动虽然认真,但作为孤独的臣子却没有机会来回应那些高官的私信。诗人如同已经废弃的古人,俸禄也比起刚开始读书时要少得多。世间的沉浮都交给酒来处理,能否考中功名状元则是吟咏诗歌的结果。最后,花五钱买了一支羊毛笔,自写一年的辛劳,寄给相关的官府。
“香火”常用来指代对神明的敬拜与祈祷,古人相信通过祭祀可以获得神灵的保佑。诗人提到的“孤臣”意在表现自己在政治上孤立无援的处境,反映了当时文人的无奈与屈辱。
刘克庄,字子骥,号天池,宋代诗人,因其才华而被推崇。他生活于南宋时期,士人出仕无路,常常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抱负与困境。刘克庄的诗风清新自然,富有哲理,常常结合个人心境与社会现实。
此诗创作于诗人失意时期,反映了他在科举道路上的挫折与无奈。社会动荡使得许多有志之士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呈现出对命运的叹息。
这首诗运用了细腻的情感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身处境的深刻反思。开头以“香火精勤”引入,表现出虽然他在祭祀中投入了真诚的心意,但最终得到的回馈却是孤独与失落。第二句“孤臣无路答鸿私”则揭示了诗人对仕途的无奈,似乎在向高官乞求帮助却无从回应,暗含了对这个社会的无力感。
诗中的“衔如已废陈人样”描绘了诗人自我认同的危机,他将自己比作古人,暗示着在时代的洪流中被遗忘,俸禄的贬值更是加深了这种感受。随后,诗人以“世上升沉姑付酒”表达了对人生浮沉的豁达与无奈,似乎选择用酒来麻痹自己,抒发内心的孤独与痛苦。
最后通过“自写年劳送可司”将个人的奋斗化为文字,寄托了对未来的期望与对现实的无奈。整首诗在情感上深刻而又真实,体现了诗人在逆境中对理想的坚持与对生活的反思。
诗中使用了比喻(“衔如已废陈人样”)、对仗(“孤臣无路”“香火精勤”),以及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通过简单的物品如“羊毛笔”的描写,体现了诗人真挚的情感与对生活的思考。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人生的无奈与理想的追求,诗人通过对自身处境的深刻描绘,表达出对社会的失望与对未来的期待。它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反思,也是对当时社会环境的控诉与思考。
诗中“孤臣无路”表达了什么情感?
“世上升沉姑付酒”中“酒”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羊毛笔”代表了什么?
可以将刘克庄的《书考一首》与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进行对比,二者都表达了对命运的思考与对社会现状的无奈,但陆游的诗歌更倾向于忧国忧民,而刘克庄则更注重个人的命运与内心的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