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1:47: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1:47:27
宿山中十首
作者: 刘克庄 〔宋代〕
路危防陟远,溪黑阻穷深。
凉月如高士,频招未出林。
在崎岖的道路上小心前行,防止走得太远;
溪水幽深而黑暗,阻碍了我的去路。
清凉的月光如同高洁的士人,
频频招手却仍未能走出树林。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高士”在古代常用来比喻品行高洁的人,这里与月亮的清冷质感相结合,暗示诗人内心的高洁追求。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廷振,号东洲,宋代著名诗人,擅长山水诗和咏怀诗。他生活在南宋时期,因其诗风清新自然而受到赞誉。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作者在山中宿营时所写,表达了他对自然的观察与内心情感的抒发,反映了当时诗人对高洁理想的追求。
刘克庄的《宿山中十首》以其清新自然的语言和深邃的意境,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首句“路危防陟远”,直接描绘了行路的艰难,突显出自然环境的险恶,让人感受到一种孤独与无助的情感。紧接着的“溪黑阻穷深”,则加深了这种孤立感,溪水的黑暗象征着未知的恐惧与阻碍,使人无法前行。
而“凉月如高士”,则是诗歌转折的关键。月亮被比作高洁的人,似乎在暗示诗人内心的理想与追求。这种比喻不仅增添了诗的意象美感,同时也传达出一种渴望与期待,尽管现实中有种种障碍,但仍有理想的光芒照耀着前行的道路。
最后一句“频招未出林”则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的渴望与追求的挣扎,虽然月亮在召唤,但周围的环境却让他无法到达。这种矛盾的情感恰如其分地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冲突与挣扎,给人以深刻的思考。
整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象的同时,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状态,营造出一种既孤寂又高洁的氛围,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挣扎,体现了诗人向往高洁、追求自由的精神。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的“凉月”比喻什么?
A. 高士
B. 诗人
C. 大自然
“路危防陟远”中“陟”指的是什么?
A. 攀登
B. 走路
C. 旅行
整首诗表达的主题是什么?
A. 自然的美
B. 对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挣扎
C. 乡愁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刘克庄与王维的山水诗作都有深厚的自然情怀,但刘克庄更强调内心的挣扎与理想的追求,而王维则更侧重于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