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5:40: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40:28
水龙吟 其二
作者: 王用宾
共和娇似婴儿,呱呱坠地。号,重翻覆鼎,便多灾祟。
唐末群藩,周衰列国,滥干纲纪。赖南天一柱,扶舆正气,
诣行在,陈奇计。直捣幽燕非策,要诸侯自先携贰。
连横合纵,说秦游楚,宣明宗旨。一炬咸阳,关河失守,
江淮无蔽。看旌旗北向,建瓴高屋,顺流而至。
这首诗描绘了共和制度刚刚建立时的脆弱和种种困难。共和就像刚出生的婴儿,稚嫩而不稳。历史上,重大的变革往往伴随着灾难。唐末,群雄并起,周朝衰落,国家动乱,法纪松弛。幸而有南天一柱,支撑着国家的正气,提出了奇妙的治理方案。直接对抗幽燕并非良策,关键在于各诸侯能够自觉团结。通过连横和合纵的策略,劝说秦国游说楚国,宣扬统一的宗旨。然而,一把火焚烧咸阳,国家的边关失守,江淮地区毫无防护。此时看着旌旗朝北飘扬,高楼大厦拔地而起,顺势而流。
作者介绍:王用宾,近代诗人,生平尚无详细记载,作品多涉及国家政治和历史变革,具有深厚的历史感和责任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中国历史的动荡时期,反映了政治变革带来的不安和对未来的思考。王用宾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共和制度的期待和对当时乱世的忧虑。
这首《水龙吟 其二》通过对比和历史回溯,展现了王用宾对国家命运的思考。开篇以“共和娇似婴儿”开场,形象地描绘了新政体的脆弱与不成熟。这种比喻不仅将政治制度与生命的诞生联系在一起,更暗含了对新生事物的期许和担忧。接着,诗人回顾了唐末的历史动荡,指出群雄并起、法纪松弛的现象,流露出对历史的深刻洞察。
在诗中,王用宾强调了团结的重要性,提到“要诸侯自先携贰”,这是对当时政治格局的深刻反思。他呼吁各方势力应当合作,而不是相互争斗。这一观点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现实意义。最后,诗人以“看旌旗北向,建瓴高屋,顺流而至”作为结尾,象征着希望和未来的方向,流露出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新政权的期待、对历史的反思以及对团结合作的呼吁,展现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关切和希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共和娇似婴儿”中的“婴儿”比喻什么?
A. 新生事物的脆弱
B. 年轻的领导者
C. 仅指婴儿
诗中提到的“南天一柱”代表什么?
A. 地理位置
B. 国家正气的支持力量
C. 具体的人物
诗的主题主要是什么?
A. 对历史的回顾
B. 对未来的希望与团结的呼唤
C. 对战争的赞美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