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5:59: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5:59:48
更漏子
牛峤 〔唐代〕
星渐稀,漏频转,何处轮台声怨。
香阁掩,杏花红,月明杨柳风挑锦字,
记情事,惟愿两心相似。
收泪语,背灯眠,玉钗横枕边。
春夜阑,更漏促,金烬暗挑残烛。
惊梦断,锦屏深,两乡明月心闺草碧,
望归客,还是不知消息。
孤负我,悔怜君,告天天不闻。
南浦情,红粉泪,争奈两人深意。
低翠黛,卷征衣,马嘶霜叶飞招手别,
寸肠结,还是去年时节。
书托雁,梦归家,觉来江月斜。
夜空中的星星渐渐稀疏,漏壶的滴水声频繁响起,不知何处传来轮台的怨声。香阁紧闭,杏花绽放,月光照耀下,杨柳轻拂,仿佛在挑逗着精美的文字。想起往昔情事,惟愿两心能够相似。流下泪水,背对灯火入眠,玉钗横放在枕边。春夜已晚,漏壶声急促,烛火微弱,暗淡的余烬在挑动。梦中惊醒,锦屏深处,两地的明月映照着心中的草地,盼望归来的客人,却仍旧无从得知他的消息。辜负了我,怜惜了你,向天诉说却没有回应。南浦的情愫,红粉般的泪滴,奈何两人却深情难测。轻卷翠黛,收拾征衣,马嘶声中霜叶飞舞,依依告别,心中结着千般苦楚,竟是去年此时。书信托雁,梦归故乡,醒来时江边的月光已斜。
牛峤,唐代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作品多以情感细腻、意境深远著称。他的诗歌常常描绘爱情、思乡之情,具有浓厚的抒情风格。
《更漏子》创作于唐代,正值诗人对生活和情感的深刻思考之际。唐代是文化繁荣的时代,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对爱与离别的复杂情感。
《更漏子》是一首典型的抒情词,整首词以夜晚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孤寂与思念的氛围。开头描绘了星空渐稀、漏壶滴水声频的景象,既有自然的描写,也暗含了内心的焦虑与怨念。紧接着,诗人通过“香阁掩,杏花红”的描写,展现了对往昔恋情的追忆与向往。
词中多次出现“月明”、“明月”等意象,月亮不仅是自然景物的描写,更是思念的寄托,体现了对远方爱人的深切思念。尤其是“望归客,还是不知消息”,流露出一种无奈与愁苦,诗人渴望联络却无能为力的心情跃然纸上。
后半部分,诗人通过“马嘶霜叶飞招手别”中的动感描绘,表现出离别的场景,增强了抒情的力度。最后一句“觉来江月斜”则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尽的思念与孤独,诗人在梦中归家却又无奈地醒来,反映了对过往的怀念与对未来的茫然。
整体而言,《更漏子》以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唐代诗歌的浪漫与婉约,读来令人感同身受,令人回味无穷。
整首诗通过对夜晚、星空、月光的描绘,表现出对爱情与离别的深切思念,透露出孤独与无奈的情绪。诗人在细腻的情感中,展现了对过往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渴望,体现了唐代诗人对情感细腻的描写能力。
诗中提到的“轮台”指代什么?
A. 离别的地方
B. 美丽的花园
C. 古代的城市
D. 农田
“月明杨柳风挑锦字”中的“锦字”象征什么?
A. 诗词的美好
B. 爱情的深厚
C. 自然的景色
D. 思念的情感
诗中反复出现的“明月”主要表达了什么?
A. 自然的宁静
B. 对爱人的思念
C. 对生活的感慨
D. 对未来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