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刈麦行

《刈麦行》

时间: 2025-05-03 21:18:27

诗句

梅花开时我种麦,桃李花飞麦丛碧。

多病经旬不出门,东陂已作黄云色。

腰镰刈熟趁晴归,明朝雨来麦沾泥。

犁田待雨插晚稻,朝出移秧夜食麦。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1:18:27

原文展示:

梅花开时我种麦,桃李花飞麦丛碧。
多病经旬不出门,东陂已作黄云色。
腰镰刈熟趁晴归,明朝雨来麦沾泥。
犁田待雨插晚稻,朝出移秧夜食麦。

白话文翻译:

在梅花盛开的时候,我开始播种麦子;
桃花和李花飘落在碧绿的麦田上。
我因多病而闭门不出,眼前的东陂已经变成了黄云的颜色。
我提着镰刀在晴天割下熟麦,明天可能会下雨,麦子又要沾上泥土。
我在田里等待着雨水来插晚稻,早晨出门移栽秧苗,晚上吃着麦子。

注释:

  • 梅花:象征着坚韧与高洁,常在寒冬中盛开。
  • 桃李:代表春天的到来,象征着繁荣与希望。
  • 东陂:指东边的水田,因干旱而显得黄土色。
  • 腰镰:指割麦子的工具,象征着农人的辛劳。
  • 沾泥:形容麦子被雨水浸湿,影响收成。

典故解析:

在古代,农耕是主要的生存方式,农人的辛勤劳作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诗中提到的“梅花”、“桃李”等意象不仅描绘了四季的变化,也反映了农事的节奏和农民的生活状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景仁,号奕斋,南宋时期的诗人、词人。他以田园诗著称,作品多描写乡村生活,流露出浓厚的农家情怀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这首《刈麦行》写于南宋时期,当时社会动荡,农民的生活状况艰难。诗人通过描写农耕的细节,表达对自然的敬畏和对劳动的珍视,同时也反映了当时农民的辛苦与渴望。

诗歌鉴赏:

《刈麦行》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农耕生活的场景,真实而富有情感。诗的开头,通过梅花和桃李的盛开,渲染了春天的气息,象征着新的希望。而随着诗句的展开,诗人转而述说自己因病无法外出的无奈,东陂的黄云色更是暗示了农田的干旱和农作的艰难。

在收割的描写中,诗人提到“腰镰刈熟趁晴归”,生动地表现了农民在晴好天气下的忙碌,反衬出明日可能降雨的紧迫感。这一段不仅刻画了农民的辛劳,也传达了一种对自然变化的敏锐感知。

最后两句“犁田待雨插晚稻,朝出移秧夜食麦”则展示了农民的生活节奏,清晨忙碌于田间,夜晚享用自己的劳动成果。这种对比让人感受到一种辛勤而又满足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情感真挚,蕴含着对土地、自然的热爱和对农耕文化的敬畏,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劳动的赞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梅花开时我种麦:在梅花盛开的季节,我开始播种麦子,暗示春天的到来。
  2. 桃李花飞麦丛碧:桃花和李花的花瓣飘落在碧绿的麦田上,描绘春天的美丽景象。
  3. 多病经旬不出门:因为多病已经一个多星期不曾出门,反映了诗人身体的虚弱与无奈。
  4. 东陂已作黄云色:东边的水田已经变成黄土色,暗示干旱的状况。
  5. 腰镰刈熟趁晴归:在晴天用镰刀收割熟麦,表现农民的辛勤和对天气的依赖。
  6. 明朝雨来麦沾泥:预示着明天可能下雨,收割的麦子又会被泥土沾湿。
  7. 犁田待雨插晚稻:在田里等待雨水,准备插种晚稻,体现了农民的期待与劳作。
  8. 朝出移秧夜食麦:早晨出门移栽秧苗,晚上享用自己种植的麦子,展现了农民的生活方式。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比如“梅花开时”和“桃李花飞”,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自然现象与农民的生活相结合,使得诗歌更具生动性。
  • 意象:通过“梅花”、“桃李”、“麦田”等意象,展现了自然与农耕的和谐关系。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以农耕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农民辛勤劳动的敬意,以及对生活中无奈与希望的深刻思考。通过细致的描写,传达出一种朴实而深情的乡土情怀。

意象分析:

  • 梅花:象征坚韧与高洁,预示着春天的来临。
  • 桃李:象征繁荣与希望,春天的生机。
  • 麦田:象征丰收与劳动,表现农民的辛勤付出。
  • 雨水:自然的恩赐,象征着希望与生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梅花”在何时开?

    • A. 春天
    • B. 夏天
    • C. 秋天
    • D. 冬天
  2. 诗人因何原因未能出门?

    • A. 忙于农事
    • B. 受到病痛的折磨
    • C. 天气不佳
    • D. 与人争执
  3. “明朝雨来麦沾泥”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期待
    • B. 无奈
    • C. 喜悦
    • D. 愤怒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 - 杜甫
  • 《田园乐》 - 陶渊明

诗词对比:

《春望》与《刈麦行》都描写了农田与自然,但前者更关注国家的动乱与个人的忧虑,而后者则侧重于农耕生活的细节与农民的坚韧。在意象上,两者都使用了自然元素,但《春望》更具悲伤情绪,而《刈麦行》则传达出一种朴实的希望。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宋诗词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南浦月 将北行矣,留别海上同人 南浦月 外子计偕留滞都下,缄书寄远,誊以小词。 南浦月下 南浦月 敬悼欧阳南老人 南浦月下 春归怨 读周练霞新诗,杂取其意为新声,却寄 春云怨 春雨 春云怨 今岁海棠作花甚繁,已破萼矣,忽雨雪累日,恐遂伤损,倚此慰之 春云怨 春云怨 泛舟过显德寺逢友人同坐僧寮茶话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厂字头的字 包含闷的词语有哪些 怨气冲天 缕金 包含酪的词语有哪些 论思 通宵达旦 包含徒的成语 铁心木肠 枯木死灰 言字旁的字 泊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癶字旁的字 曰字旁的字 豸字旁的字 道西说东 羔羊素丝 出人口,入人耳 尧长舜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