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3:10: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3:10:40
水西门外,两重门一舸吹来南浦。莫是伤春憔悴甚,瘦损腰围如许。我亦吟边,杜鹃听罢,恼乱还乡路。江楼酒醒,背花人自无语。桃叶渐见灯船,红帘柳外,月下催箫鼓。不遣閒愁眉黛蹙,且共鹧鸪留住。水幕山窗,载琴载酒,正好开怀处。题诗残照,秦淮多少烟树。
水西门外的两扇门旁,一只小船从南浦吹来的风中经过。难道是因为春天的伤感让人憔悴,以至于瘦损了腰围吗?我在吟诵时,杜鹃鸟听罢后,心中恼怒着归乡的路。江楼上酒醒时,背对花的那个人默默无语。桃叶逐渐看到灯船,红帘在柳外,月下催促着箫声和鼓声。不要让闲愁皱眉头,且与鹧鸪一起停留。水幕山窗,载着琴和酒,正好是开怀畅饮的地方。题写的诗在余晖中,秦淮河畔有多少烟树。
作者介绍: 沈皞日,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他的诗作多描写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展现了细腻的情感与独特的个人风格。他的作品往往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思。
创作背景: 《百字令 其一 喜孝山来金陵》写于沈皞日游览金陵时,正值春天,带有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以及对往事的回忆。诗中流露出对离愁的感伤,同时又不乏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首词描写了水西门外的美丽风景,透过诗人的视角,展现了春天的气息和生活的愉悦。起初,诗人便用“水西门外,两重门一舸吹来南浦”开篇,引领读者进入一个宁静而充满生机的水乡。接着,诗人引入自己的感受,表达因春天而生的微妙情绪,如“莫是伤春憔悴甚,瘦损腰围如许”,展现了他对季节变换的敏感。诗中“杜鹃听罢,恼乱还乡路”一句,传达出思乡之情,表现了对故土的眷恋。
随着诗句的深入,描绘的场景愈加丰富:“桃叶渐见灯船,红帘柳外,月下催箫鼓”,不仅展现了春夜的浪漫气息,也表现出人们在自然美景中的欢愉。最后,诗人与鹧鸪的相处成为了情感的升华,水幕山窗中,琴酒相伴,成为了诗人心灵的寄托。整首词在描写自然美的同时,融合了个人情感,形成了一种和谐美的境界,给人带来深刻的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词围绕春天的美景与思乡之情展开,表现了自然之美与人内心情感的交融,展现了一种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故乡的思念。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人提到的“水西门”是指哪个地方?
“杜鹃听罢,恼乱还乡路”中的“杜鹃”主要象征什么?
诗中描绘的场景最能体现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