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水调歌头(丙戌寿蜀阃)

《水调歌头(丙戌寿蜀阃)》

时间: 2025-05-06 01:59:03

诗句

千一载英杰,百二国山河。

提封几半宇宙,万里仗天戈。

十乘晋军旗鼓,三岁秦关扃锁,地利属人和。

位次功第一,未数_侯何。

建青油,持柴荷,听黄麻。

乾坤整顿都了,玉殿侍羲娥。

且醉东湖花柳,却泛西湖舟楫,留不住岷峨。

谁为语儒馆,浓墨被诗歌。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1:59:03

原文展示:

水调歌头(丙戌寿蜀阃)
作者: 李曾伯 〔宋代〕

千一载英杰,百二国山河。
提封几半宇宙,万里仗天戈。
十乘晋军旗鼓,三岁秦关扃锁,
地利属人和。
位次功第一,未数侯何。

建青油,持柴荷,听黄麻。
乾坤整顿都了,玉殿侍羲娥。
且醉东湖花柳,却泛西湖舟楫,
留不住岷峨。
谁为语儒馆,浓墨被诗歌。

白话文翻译:

千年万载的英杰,历经百国的山河。
在这片宇宙中,封印了多少伟业,万里之外展开了战争的旌旗。
十辆战车壮阔的军队,三年间锁住了秦关,
地利与人和皆在我方。
功劳位列第一,那些侯爵又算得了什么呢?

准备青油,拿着柴禾,听那黄麻的声音。
天地的整顿已经完成,玉殿中侍奉着女神。
且在东湖的花柳间尽情畅饮,
再在西湖上游舟荡桨,
再也留不住那岷山的巍峨。
谁来为我吟诵学问之地,浓墨书写出这诗歌。

注释:

字词注释:

  • 千一载:指千年多的时间。
  • 提封:指封印,象征着伟大的成就。
  • 万里仗天戈:意指在万里之外展开的战争。
  • 晋军:指晋国的军队。
  • 秦关:古代秦国的边关,象征着防守。
  • 地利属人和:强调地理和人心的配合。
  • 青油:指青色的油,可能用于书写。
  • 柴荷:柴禾,象征着生活的平常。
  • 羲娥:指月神,象征着高雅的追求。

典故解析:

  • 晋军秦关的提及,反映了古代战争的背景,象征着历史的竞争与对抗。
  • 羲娥是古代神话中的月神,代表着高洁与理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曾伯,宋代著名诗人,擅长诗词,作品多涉及历史、自然,风格豪放,常表现出对国家和民族的关怀。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丙戌年,正值李曾伯对蜀阃的庆祝,反映了对历史的思考和对未来的展望,表达了对国家山河的热爱。

诗歌鉴赏:

李曾伯的《水调歌头(丙戌寿蜀阃)》是一首充满豪情壮志的词作。全诗通过对历史的回顾与现实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山河的深厚情感和对伟业的追求。

开篇部分,诗人以“千一载英杰,百二国山河”引入,瞬间将读者的视线带入了浩瀚的历史长河之中,表现出对历史英雄与国家的敬仰。通过“万里仗天戈”,诗人将战争的壮阔与英雄的豪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这种气势磅礴的描写,使得整首诗歌开篇便充满了力量感。

接下来的部分,诗人提及“位次功第一,未数侯何”,在历史的长河中,功名利禄显得微不足道,强调了精神的追求与历史的伟大。这种思想在古代文人中常见,表现出一种对物质的淡泊与对理想的追寻。

在后半部分,诗人则通过“且醉东湖花柳,却泛西湖舟楫”展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尽管心系历史,仍不忘享受当下的美好。最后以“谁为语儒馆,浓墨被诗歌”作结,既是对学问的渴望,也是对未来的寄托,象征着对文化的重视与传承。

整首诗词气韵悠长,情感真挚,展现了李曾伯对历史的思考、对国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态度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千一载英杰,百二国山河。”:回顾历史,强调历代英雄与国家的辉煌。
  • “提封几半宇宙,万里仗天戈。”:感慨宇宙之广阔与战争的壮丽。
  • “十乘晋军旗鼓,三岁秦关扃锁。”:表现军事力量与防守之重。
  • “地利属人和。”:强调环境与人心的和谐。
  • “位次功第一,未数侯何。”:反映功名的虚无与精神追求的高尚。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十乘晋军旗鼓,三岁秦关扃锁”,展现出对称美。
  • 比喻:如“万里仗天戈”,将战争形象化,增强视觉效果。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达了历史的厚重与对未来的期待,展现了诗人对国家的热爱、对英雄的敬仰以及对学问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英杰:象征着历史中的英雄。
  • 山河:代表国家的壮丽与广阔。
  • 天戈:象征战争与斗争。
  • 东湖、西湖:象征生活的美好与闲适。
  • 羲娥:象征理想与高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千一载”指的是多少年? A. 1000年
    B. 1100年
    C. 1300年
    D. 1500年

  2. 诗人提到的“位次功第一”意在强调什么? A. 物质财富
    B. 精神追求
    C. 家庭地位
    D. 社会影响

  3. “且醉东湖花柳”中“醉”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悲伤
    B. 享受
    C. 忧虑
    D. 愤怒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水调歌头》:探讨人生与理想,情感深厚。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描绘理想生活与自然和谐。

诗词对比:

  • 李曾伯的《水调歌头》与苏轼的《水调歌头》均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李曾伯更注重历史感与国家情怀,而苏轼则强调个人的情感与理想。

参考资料:

  • 《宋词选》:汇编宋代词作,提供背景与分析。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探讨古代诗词的艺术特点与文化内涵。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酹江月/念奴娇 江行 过镇巢 寄龙山谭使君五首 次徐松巢韵 次韵吴雅翁秋怀四首 过马当祈风 浪淘沙(惜别) 别何复初教授 送人之淮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名题雁塔 轻猾 阳阿薤露 鬲字旁的字 终始如一 亠字旁的字 修文演武 朱颜翠发 靑字旁的字 号码 十里无真言 倾殒 逊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马使 衣字旁的字 谷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