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23:22: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23:22:06
沁园春(代寿直院陈文昌)
作者:李曾伯 〔宋代〕
今代清流,北斗以南,文昌一星。
对露门进读,銮坡演翰,琐闱批敕,宝牒成文。
笔下权衡,胸中律度,礼乐人才俱讨论。
鸳行里,羡才高片玉,辉映条冰。
几年简在吾君。便须把诗书开太平。
笑诸公炙手,昔成何事,一贤冷眼,今独修名。
花底退朝,槐边听制,一武商岩霖雨新。
金罍举,对春风九十,岁岁平分。
在这一代清流中,北斗星的光辉照耀着南方的文昌星。
在露天的门前读书,在华丽的殿堂中挥洒文采,
在琐碎的官邸里审阅诏书,宝贵的文书也因此而成。
在笔下权衡利弊,心中把握法度,
礼乐与人才都在此讨论。
在鸳鸯行中,羡慕那些才华横溢的人,
他们如同寒冰般清亮。
若干年后,文人们都在为我君作简,
而我便要把诗书展开,迎来太平。
嘲笑那些官员们的高位,他们昔日成就了什么?
如今只有一位贤人冷眼旁观,独自修名。
在花下退朝,在槐树旁听政,
一位武商在新雨中显得格外生机。
金罍高举,面对春风的九十岁,
每一年都如同平分的美好。
作者介绍:李曾伯,宋代词人,以其精妙的诗词而闻名。他的作品常常反映了对人事的感慨及对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这首词作于一个清流士人聚集的时代,表达了对当时文人状况的思考及对太平盛世的向往。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宋代文人的清雅风范和对诗书的崇尚。诗中提到的“文昌一星”不仅指代文人所仰慕的文昌星,也暗示了文人的理想和追求。通过对“露门进读”和“銮坡演翰”的描绘,作者展现了文人在求学和治学时的勤奋与执着。
在表达个人情感的同时,作者也不乏对周围官场虚伪现象的讥讽,尤其是对“诸公炙手”的嘲笑,表现了对当时政局的不满。诗中所流露出的清高与自省,表明了作者对自身和社会的责任感。这种情感在字里行间中透出一股清流之气,令人深思。
此外,诗句中的“金罍举,对春风九十”更是将个人的追求与历史的变迁结合在一起,展现了诗人对未来的向往与对岁月的珍惜。整首诗气势磅礴,意蕴深远,既有对理想的追求,也有对现实的思索,构成了李曾伯作品中独特的艺术风格。
逐句解析:
今代清流,北斗以南,文昌一星。
描述了当代文人的清高气质,文昌星象征着他们的理想。
对露门进读,銮坡演翰,琐闱批敕,宝牒成文。
表现文人的读书与创作环境,从露天到华丽殿堂,显示出文才的流畅与成就。
笔下权衡,胸中律度,礼乐人才俱讨论。
强调文人在创作时的周密思考,以及对礼乐和人才的重视。
鸳行里,羡才高片玉,辉映条冰。
形象描绘出才子佳人的美好场景,寓意才华横溢。
几年简在吾君。便须把诗书开太平。
表达了对理想政局的期待,希望通过文化的力量实现太平。
笑诸公炙手,昔成何事,一贤冷眼,今独修名。
对官场的讽刺,表达了一种孤独的清高。
花底退朝,槐边听制,一武商岩霖雨新。
描绘了一个宁静的政治环境,寓意生机勃勃。
金罍举,对春风九十,岁岁平分。
结束时展现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盼,寓意岁月与美好同在。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理想的追求和对现实的反思,体现了文人对时代的责任感与文化理想的执着追求。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不仅丰富了诗的内涵,也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诗词测试:
“文昌一星”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诸公炙手”是指什么?
“金罍举”的寓意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与李白的《将进酒》进行对比,李白侧重表达豪放与个性,而李曾伯更注重文化与理想的追求。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