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4:45: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4:45:50
旧日青山,霜风吹后谁为主。
招魂何处。棠杜春皋雨。
杜宇声中,休怨芳年暮。
凝眸去。萋萋无数。
仍满天涯路。
昔日的青山,如今在霜风吹拂后,谁来主宰?
招魂之处又在何方?棠梨与杜鹃花盛开的春季伴随着细雨。
在杜宇的鸣叫声中,莫要怨恨这芳华已逝的年岁。
我凝视远方,满眼是那无数的青草。
仍旧是漫长的天涯路。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王夫之(1619-1692),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擅长诗词,尤其以豪放、清丽的风格著称。他的作品常表达对社会时局的思考与个人情感的抒发。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动荡的明末时期,作者经历了国家的衰败与个人的失落,这种心境反映在诗中对往昔美好事物的追忆与对未来迷惘的感慨。
本诗以“旧日青山”开篇,意在引发读者对往昔的追忆。青山代表着持久与恒久的美好,而“霜风吹后”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环境的变化,给人以感伤之感。接下来的“招魂何处”表现了对逝去时光的惋惜与对失去的追寻,展现出一种失落的情绪。
“棠杜春皋雨”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虽是美好却也与哀伤相伴。杜宇的鸣叫声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象征着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无奈。诗人告诫自己“休怨芳年暮”,这句话中透出的无奈和接受让人感受到一种深刻的人生哲学。
最后两句“凝眸去。萋萋无数。仍满天涯路。”更是体现了诗人对未来的迷惘与无尽的思索,尽管草木繁茂,生命依然在继续,面对的却是漫长而不确定的旅途。整首诗构建了一个充满哀愁却又富有哲理的意境,使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与人生无常的感慨,传达出一种接受现实、珍惜当下的哲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青山”象征什么?
A. 生命的短暂
B. 过去的美好
C. 未来的希望
答案:B
“招魂何处”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欢快
B. 惆怅
C. 愤怒
答案:B
诗中的“杜宇”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花
B. 一种鸟
C. 一种树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夫之的《点绛唇》和李清照的《如梦令》均表现了对往日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感慨。王夫之更侧重于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与人生哲理的探讨,而李清照则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对比,展现女性特有的柔美与哀愁。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