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1:09: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1:09:31
断角残钟半掩门。
谁招雪魄与冰魂。
罗浮梦里更三点,
花信风前第一番。
溪绿净,月黄昏。
留连檀板共金樽。
袜尘波底香难赛,
轸粟灯前玉易皴。
半掩的门后传来断钟的余音。
是谁在召唤那雪白的灵魂与冰冷的气息?
在罗浮山的梦中,时光已过三点钟,
花信风前迎来了初春的第一阵风。
溪水清澈,月光昏黄。
我留连于檀板声中,举杯于金樽之下。
袜子上的尘土在波底难以与香气相比,
灯前的轸粟轻轻拂动,玉色显得柔和。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提到的“罗浮”与道教文化密切相关,代表着一种追求清高、脱俗的理想生活。这种理想在诗中通过对月下梅花的描绘得以体现。
杨慎(1488-1559),字用之,号少师,明代著名的诗人、文学家。他的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风格清新典雅。
《江城梅花引》系列诗作是在杨慎晚年创作的,表现了他对人生的感悟与对自然美的热爱,尤其是梅花所象征的高洁与坚韧。
这首诗以月下梅花为主线,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细腻感受与深刻的哲理思考。开篇的“断角残钟半掩门”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略带惆怅的氛围,似乎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接下来的“谁招雪魄与冰魂”,则通过修辞手法描绘出一种超然的境界,诗人似乎在呼唤那高洁的灵魂,渴望与之相通。
“罗浮梦里更三点,花信风前第一番”描绘了春天的到来,诗人在梦与现实之间游走,体现了对生命的感悟与对岁月的珍惜。在“溪绿净,月黄昏”的描写中,诗人将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结合,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画面。
最后两句“袜尘波底香难赛,轸粟灯前玉易皴”则表现了生活中琐碎与美好的对比,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对美好瞬间的留恋与珍惜。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对自然的热爱。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梅花、月光和自然的描绘,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展现了高洁、坚韧的精神追求。
诗中“断角残钟”意指什么?
“谁招雪魄与冰魂”中的“雪魄”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罗浮”指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