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39: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39:13
江城梅花引 送春
作者: 陆茜 〔清代〕
朝飞暮卷怅难留。
挂帘钩。又慵钩。
流水落花,春去曲江头。
寂寞空庭闲立遍,
天不管,惜芳心怎解愁。
解愁。解愁。
夜悠悠。云未收。
雨未收。梦也梦也,
梦不到,旧日红楼。
化个翩翩,蝴蝶几生修。
目断天涯芳草路,
偏岁岁,自残春绿到秋。
清晨飞去的春光,傍晚卷走的愁绪,令人难以留恋。
帘子挂好,心情却又懒散。
流水和落花,春天已悄然去往曲江的尽头。
寂寞的空庭中,我闲立四处,
上天无情,心中对芳华的珍惜又如何解愁?
解愁,解愁。
夜色悠长,云彩未曾散去,
雨水也未曾停歇,梦中梦里,
却梦不到往日的红楼。
只化作翩翩的蝴蝶,修得几世的缘分。
远望天涯芳草的路,
偏偏年复一年,自然春绿到秋去。
作者介绍:陆茜,清代女诗人,才情出众,诗风细腻,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春末夏初之际,正值时光流逝之时,诗人因春天的离去而感到惆怅,表达了对春天美好时光的怀念与无奈。
《江城梅花引 送春》是一首充满情感的古诗,诗人在春天的离去中感受到一种无奈与哀愁。开头的“朝飞暮卷”生动描绘了春天的迅速流逝,紧接着的“挂帘钩,又慵钩”展现了诗人面对春光的懒散与无奈。诗中反复提到“解愁”,让人感受到一种无以言表的愁苦,仿佛无论怎样都无法解开心中的忧愁。
诗的意象丰富,流水、落花、空庭,都传达了一种孤寂之感,尤其是“天不管”,更是体现了诗人在自然面前的无力感。诗末的“目断天涯芳草路”则表现出一种对未来的渺茫与希望的渺小,春绿到秋的循环,既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也是生与死、希望与失落的象征。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以柔美的语言表达了失去春天的惆怅,令人感同身受。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将春光、心情比作飞逝的事物)、拟人(“天不管”让自然似乎有情感)、对仗(如“夜悠悠,云未收”)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着时间的流逝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表达了对春天的眷恋与对孤独无奈的深刻感受,透出一种对美好时光的渴望与失落。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曲江”是指什么地方?
A. 一座城市
B. 一条河流
C. 一处风景名胜
诗中“解愁”的心情反复出现,这一意象传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无奈与哀愁
C. 激动
诗中提到的“夜悠悠”表达了怎样的情绪?
A. 轻快
B. 悠长
C. 短暂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陆茜在《江城梅花引 送春》中表现出的孤寂与无奈,与杜甫的忧国情怀形成鲜明对比,而李煜则在春天中寻找到了一丝欣慰,反映出不同诗人对春天的不同感受与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