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7:00: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7:00:57
海燕虽微渺,乘春亦暂来。
岂知泥滓贱,只见玉堂开。
绣户时双入,华堂日几回。
无心与物竞,鹰隼莫相猜。
这小小的海燕虽然渺小,却在春天的时候偶尔来访。
它怎么会知道泥土的卑贱,只看到华丽的殿堂打开。
那绣花的门时常有双双的燕子飞入,
华丽的堂前又有多少次光临。
它们心中无意与其他事物争斗,鹰和隼也不会彼此猜疑。
本诗并未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通过对燕子的描绘,隐喻了人们在纷繁世事中的心态,表达了一种不争的洒脱。
张九龄(678年-740年),唐代著名诗人、政治家,字子寿,号少室,晚号庐山隐士,曾任宰相。张九龄的诗风清新典雅,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
此诗写于张九龄的晚年,反映了他对生活与自然的感悟,传达了对人生的淡泊与无争的态度。在繁华的唐代社会中,张九龄选择了一种超脱的生活方式。
《咏燕》这首诗以海燕为切入点,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自然的热爱。诗中,海燕虽身形细小,却在春天的季节里显得格外生动,象征着生命的希望与活力。对于海燕的描写,诗人不仅仅是关注其外形,还深入探讨了燕子的心态。
诗的前两句通过对燕子的描绘,引出一种对世俗的反思。燕子只看到华丽的殿堂,却无视泥滓的卑微,这种对比恰好揭示了人们在追求物质与名利时常常忽略的真实与内涵。接下来的两句则描绘了燕子在华堂绣户中穿梭的情景,生动而充满生活气息。
最后两句则揭示了燕子的无争心态,表达了诗人对这种淡泊生活的向往。无心争斗的态度,反映了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超然的境界。整首诗通过描写燕子的形象,传达出一种清新脱俗的生活哲学,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写燕子的生活状态,反映了诗人对世俗争斗的无意与超脱,表达了一种淡泊明志、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
海燕在诗中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无心与物竞”意味着什么?
诗人对燕子的态度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