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8:51: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8:51:19
作者: 张九龄 〔唐代〕
昔年亟攀践,征马复来过。
信若山川旧,谁如岁月何。
蜀相吟安在,羊公碣已磨。
令图犹寂寞,嘉会亦蹉跎。
宛宛樊城岸,悠悠汉水波。
逶迤春日远,感寄客情多。
地本原林秀,朝来烟景和。
同心不同赏,留叹此岩阿。
昔日我曾急于攀登这座山,今天骑马再来经过。
山川依旧如昔,唯有岁月无情而已。
蜀汉的相国杜甫如今何在?羊公的石碑早已磨损。
这幅山水图依旧寂寞,盛大的聚会也已蹉跎。
樊城的岸边如同往昔,汉水的波涛悠然流淌。
春天的日子渐渐远去,感情寄托在客旅之中。
这土地原本风光旖旎,今天的烟雾景象恰似和谐。
但同心的我们却各自有不同的欣赏,留恋于这岩石的幽静之中。
作者介绍: 张九龄(678年-740年),字子容,号少君,唐代著名的诗人和政治家。他以清新典雅的诗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著称,曾任宰相,政治上也颇有影响。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作者登上襄阳的岘山时,表达了对过去的追忆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提到的蜀相和羊公代表着历史的沧桑,反映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惋惜与怀念,同时也感叹现实的孤寂与无奈。
《登襄阳岘山》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个人情感的诗。诗人在山顶俯瞰昔日的繁华,内心却感到一阵阵的惆怅。开篇即以“昔年亟攀践”引入,展现了他对往昔的怀念,似乎在追忆那段充满激情的岁月。随后,诗人用“信若山川旧,谁如岁月何”一句,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无情,强调了虽然自然景观依旧如昔,但岁月的变迁却不可逆转。
接着,诗中提到的蜀相和羊公,二者都是历史上有名的人物,诗人透过他们的消逝来感慨历史的变迁。在“令图犹寂寞,嘉会亦蹉跎”中,诗人抒发了对盛会的失落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反映出一种对人事无常的感慨。
最后,诗中描绘了樊城的岸边和汉水的波涛,展现自然景色的悠远与美好,然而“同心不同赏”的结尾却道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隔阂与欣赏差异,使得整首诗在美景与情感的对比中显得更加深刻而动人。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通过对历史人物和自然景色的描写,反映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过去的追忆,表达出一种无奈的孤独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张九龄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诗中提到的“蜀相”指的是谁?
“宛宛樊城岸”中“宛宛”形容的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