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青玉案(泛大江)

《青玉案(泛大江)》

时间: 2025-05-06 20:17:54

诗句

巨舟双舻鸣鹅鹳。

千万顷、玻璃面。

宇宙浮萍堪永叹。

黄唐开辟,秦隋争战。

不把江山换。

芦花新雪秋撩乱。

何处渔舟起孤筦。

一片古愁萦不断。

平沙矮树,溪烟荒岸。

落日西风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20:17:54

原文展示:

青玉案(泛大江)
作者:黎廷瑞 〔宋代〕

巨舟双舻鸣鹅鹳。
千万顷玻璃面。
宇宙浮萍堪永叹。
黄唐开辟,秦隋争战。
不把江山换。
芦花新雪秋撩乱。
何处渔舟起孤筦。
一片古愁萦不断。
平沙矮树,溪烟荒岸。
落日西风雁。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的是一幅壮丽的江河景象,巨大的船只在水面上航行,鸣叫的鹅和鹳在空中飞舞。眼前的江面如同千万顷的玻璃,平静而广阔,让人不禁叹息。历史的长河中,黄唐时期的开创与秦隋时期的战争,都是为了这片江山,却终究无法换得安宁。秋天的芦花如新雪般纷飞,渔舟在何方独自出航?古老的忧愁在心中挥之不去,平坦的沙滩上矮矮的树木,溪水的烟雾弥漫在荒凉的岸边,落日西沉,秋风中传来雁鸣。

注释:

  1. 巨舟双舻:指的是大型的船只,双舻即指有两条船桨。
  2. 鸣鹅鹳:形容水鸟(如鹅、鹳等)在水面或空中鸣叫。
  3. 千万顷:形容水面广阔,顷为面积单位,表示非常大的面积。
  4. 宇宙浮萍:宇宙的浩瀚,如同浮萍一样轻浮,让人感到无奈。
  5. 黄唐:指的是唐朝的开创时期。
  6. 秦隋争战:指历史上秦朝与隋朝之间的战争。
  7. 芦花新雪:比喻秋天的芦苇花白如新雪。
  8. 孤筦:指孤独的渔舟。
  9. 古愁:指历史传承下来的忧愁。
  10. 平沙矮树:描绘江边的景象,平坦的沙滩和矮小的树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黎廷瑞,字仲明,号仲谦,生于宋代。生平资料较少,作品多以豪放、清新见长,尤以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情感著称。

创作背景:此词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战争频繁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壮丽的自然景色,表达对历史的思考与对现实的感慨。

诗歌鉴赏:

《青玉案(泛大江)》是一首极具视觉冲击力的词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沉的情感,展现了江河的壮丽与历史的苍凉。开头的“巨舟双舻鸣鹅鹳”,不仅描写了水上活动的繁忙,也暗示了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接下来的“千万顷玻璃面”则让人感受到水面的广阔与宁静,仿佛整个宇宙都在水中浮沉,诗人由此引出了对历史的思考。

“黄唐开辟,秦隋争战”的历史回顾,展现了历史的变迁与人类的无奈。尽管历史上曾经有过辉煌的开创与无数的争战,但“江山”却依然是无法以物易物的东西,历史的沉重感在这里显露无遗。接下来的描写“芦花新雪秋撩乱”,则将时空转换到秋日的景象,芦苇花飞舞,带着一丝凄凉与孤寂,渔舟孤独地漂浮在水面,使人心生感伤。

最后的“落日西风雁”更是将整首词的情感推向高潮,落日的余晖映照着西风中的大雁,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给人以深深的思考。整首词将自然景色与历史感悟交织在一起,彰显了诗人对生命与历史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1. 逐句解析

    • “巨舟双舻鸣鹅鹳”:描绘水面上的船只与水鸟,生动形象。
    • “千万顷玻璃面”:用比喻强调江面如镜,宁静而广阔。
    • “宇宙浮萍堪永叹”:浮萍象征生命的脆弱,感叹宇宙的无常。
    • “黄唐开辟,秦隋争战”:历史的变幻,体现出时光的流逝和无奈。
    • “不把江山换”:表达对江山的珍视与无可奈何。
    • “芦花新雪秋撩乱”:描绘秋天的景象,渔舟的孤独。
    • “平沙矮树,溪烟荒岸”:展现自然的荒凉之美。
    • “落日西风雁”:带出一种孤独与思考的情绪,结尾深沉。
  2.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千万顷玻璃面”,生动形象地描绘水面。
    • 拟人:如“鸣鹅鹳”,赋予动物以人的行为。
    • 对仗:整首词结构工整,句式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3. 主题思想

    • 诗歌通过描绘壮丽的自然与历史的沧桑,表达了对生命的思考与对历史的感悟,充满了对过往的哀叹和对未来的迷茫。

意象分析:

  1. 巨舟:象征人类的探索与征服。
  2. 鹅鹳:代表自然的生机与灵动。
  3. 玻璃面:象征水的宁静与辽阔。
  4. 芦花:秋天的象征,带有凄凉之感。
  5. 孤筦:象征孤独与寂寞的旅程。
  6. 古愁:历史的沉重与忧伤。
  7. 西风雁: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巨舟双舻鸣鹅鹳”描绘了什么?

    • a) 船只与水鸟的活动
    • b) 船只的损坏
    • c) 鸟类的迁徙
    • d) 江河的干涸
  2. “千万顷玻璃面”中“玻璃”主要用来形容什么?

    • a) 江水的清澈
    • b) 船只的光滑
    • c) 天空的广阔
    • d) 诗人的情感
  3. 诗中提到的“黄唐开辟”指的是哪个历史时期?

    • a) 唐朝的建立
    • b) 黄帝的时代
    • c) 秦朝的兴起
    • d) 隋朝的兴盛

答案

  1. a) 船只与水鸟的活动
  2. a) 江水的清澈
  3. a) 唐朝的建立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水调歌头》(苏轼):同样描绘自然景色并表达情感。
  • 《虞美人》(李煜):描写历史感与个人情感的结合。

诗词对比

  • 《青玉案(泛大江)》与《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 两首作品都体现了对历史的思考和对自然的描绘,但《青玉案》更侧重于历史的沉重感,而《江城子》则表现了豪放与奋发向上的精神。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唐宋诗词选》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望江南 和某君秋吟八章 秋月 望江南 望江南 望江南 其五 望江南六十四阕 其四十七 望江南 江南词六首 其一 望江南 其十七 望江南 其二十四 青墩初夏词 望江南 望江南 寄曹苇坚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行字旁的字 艳娣 单人旁的字 一言偾事 王字旁的字 訾黄 豸字旁的字 削觚为圆 不知所出 三分鼎足 何患无辞 疏不谋亲 陶广 玭珠 韭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