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句 其二

《句 其二》

时间: 2025-07-29 08:36:45

诗句

雀鷇含淳音,竹荫抱静节。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9 08:36:45

原文展示:

雀鷇含淳音,竹荫抱静节。

白话文翻译:

小鸟在巢中发出纯真的鸣叫,竹林的阴影下保持着宁静的节操。

注释:

  • 雀鷇(què kòu):指小鸟在巢中。
  • 淳音:纯真的声音。
  • 竹荫:竹林的阴影。
  • 抱静节:保持宁静的节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洵(1009-1066),字明允,号老泉,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并称“三苏”。苏洵的诗文以议论见长,风格质朴,主张文以载道,强调文章的实用性和社会功能。此诗可能是在描述自然景物的同时,寄托了作者对高洁品格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苏洵观察自然时所作,通过对小鸟和竹林的描写,表达了对纯真和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高洁品格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画面。首句“雀鷇含淳音”,通过小鸟的鸣叫传达出纯真无邪的意境,象征着自然的美好和生命的活力。次句“竹荫抱静节”,则通过竹林的阴影表达了宁静和节操的意象,体现了作者对高洁品格的向往。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传达了作者对纯真和宁静生活的渴望,以及对高尚道德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雀鷇含淳音”:这句诗通过小鸟的鸣叫,传达出纯真无邪的意境,象征着自然的美好和生命的活力。
  • “竹荫抱静节”:这句诗通过竹林的阴影,表达了宁静和节操的意象,体现了作者对高洁品格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小鸟的鸣叫和竹林的阴影,比喻纯真和宁静的生活。
  • 拟人:将竹林赋予“抱静节”的品格,使其具有人的情感和道德追求。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向往纯真和宁静的生活,以及追求高洁的品格。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对高尚道德的追求。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雀鷇、淳音、竹荫、静节。
  • 详细解释:雀鷇象征着生命的活力和纯真,淳音代表着纯真的声音,竹荫代表着宁静的环境,静节则象征着高洁的品格。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雀鷇”指的是什么? A. 小鸟在巢中 B. 竹林的阴影 C. 纯真的声音 D. 高洁的品格

  2. 诗中的“竹荫抱静节”表达了什么? A. 宁静的环境 B. 高洁的品格 C. 纯真的声音 D. 生命的活力

答案: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题西林壁》: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高洁品格的向往。
  • 苏辙《赤壁赋》: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描写,传达了对高尚道德的追求。

诗词对比:

  • 苏轼《题西林壁》与苏洵的这首诗都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高洁品格的向往。
  • 苏辙《赤壁赋》则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描写,传达了对高尚道德的追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苏洵诗文集》
  • 《宋诗选注》
  • 《宋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赋凝春小隐 七夕吟 酴醾牡丹同赋 夏夜舟中闻水鸟声甚哀若曰姑恶感而作诗 广州荔支词 其五十二 修本草 东粤制抚以天章精舍山长相邀辞谢不得齿发日衰乃为五千里之行非予志也 其一 哭华姜一百首 其九十八 和见素林公云庄杂咏八首 其三 孝思亭 黄太史卜居仙湖里冯君奇索赠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见字旁的字 透骨酸心 黄字旁的字 彫肝琢肾 能力 待时而动 兀字旁的字 惨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人间行路难 包含荟的词语有哪些 一念通天 成年累月 乡开头的成语 矢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治叙 鬲字旁的字 厄字旁的字 唱白脸 乘云行泥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