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1:57: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1:57:56
《酹江月(题永平监前刘氏小楼)》
作者:黎廷瑞 〔宋代〕
远山如簇,对楼前浓抹淡妆新翠。
应是西湖湖上景,移过江南千里。
旧日春光,重归杨柳,苒苒黄金缕。
市声分付,画桥之外流水。
最好叠观泥金,危城带粉,文笔双峰倚。
烟寺晚钟渔浦笛,都入王维画里。
欹枕方床,凭阑往古,世界浮萍耳。
湖天风紧,白鸥欲下还起。
这首诗描绘了远山如同簇拥在一起,楼前新绿的浓淡妆点。那应该是西湖的美景,飘移到江南千里之外。往昔的春光,重现于杨柳之间,轻盈如黄金的缕丝。市井的喧嚣在画桥外的流水声中传来。最美的景色是层层叠叠的泥金,危楼旁的粉墙,文笔山峰依傍着。烟雾缭绕的寺院传来晚钟和渔船的笛声,都仿佛融入王维的画卷之中。靠在床头,凭栏眺望古代的景象,世界如浮萍般短暂。湖面上风紧,白鸥欲降又升。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黎廷瑞,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常展现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思考,风格清新脱俗,富有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永平监前刘氏小楼,描写了江南美丽的自然景色,反映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美好自然的向往。历史背景上,宋代是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内心情感。
《酹江月》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南水乡的自然美景,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使得人们仿佛身临其境。开篇的“远山如簇”便设下了一个优美的背景,接着通过“浓抹淡妆”将自然的色彩层次展现得淋漓尽致。诗人巧妙地将西湖的美景与江南的自然景观结合,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思考。
在诗中,旧日春光的重现,给人一种温柔而又怀旧的情感。通过细腻的描写,诗人展现了一个和谐的世界,市声与流水交融,既有喧闹,也有宁静,形成鲜明对比。诗的后半部分更是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古代文化的追溯与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营造出一种恬静而又富有诗意的氛围,使人不仅能够看到眼前的美景,更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波澜与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江南山水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对历史的怀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悟,情感基调既有温柔又带有淡淡的忧伤。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浓抹淡妆”是指什么?
A. 远山的景色
B. 楼前的新绿
C. 市井的喧嚣
“烟寺晚钟渔浦笛”表现了什么样的意境?
A. 喧闹
B. 寂静
C. 和谐
诗人在“欹枕方床”时想到了什么?
A. 现实的忙碌
B. 古代的景象
C. 自然的美丽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