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1:32: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1:32:52
潦水才平岸,新篁尽出林。
远山云黛锁,弱草烧痕侵。
覆载乾坤大,桑麻雨露深。
干戈犹未已,袖手且常吟。
刚刚退去的雨水使岸边变得平坦,新的竹子全都从树林里冒了出来。远处的山被云雾笼罩,淡淡的草地上留下了烧过的痕迹。天地之间的变化是如此广阔,桑树和麻田得到了充沛的雨露滋润。尽管战乱仍未结束,我却袖手旁观,悠然自得地吟唱。
作者介绍
彭大辩(生卒年不详),宋代诗人,号大辩,来自南宋江南地区。他的诗歌风格受到王维、李白的影响,善于描写自然景色,常以诗表达自己的情感与哲理。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南宋时期,正值战乱频仍的年代,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农田的生长,表达对战乱的无奈与对平静生活的向往。
《大涤洞天留题》是一首充满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怀的诗。开篇两句,诗人描绘了雨后初晴的美丽景象,潦水退去后,岸边的景致愈加清晰,新的竹子从树林中冒出,给予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接下来的句子则转为远山的景色,云雾缭绕,给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美感,形成一种优雅的对比。
“弱草烧痕侵”一句,突出了战争给自然带来的破坏,草地上的烧痕不仅是对自然的伤害,更是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此时的诗人似乎感受到了战争带来的无奈和哀愁,尽管环境依然美丽,内心却充满了对生活的思考与忧虑。
诗的最后两句,诗人表达了对社会现状的无奈,尽管战乱未平,但他选择以一种淡然的态度面对,袖手吟唱,似乎在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和谐。整首诗通过自然描写与社会现象的结合,传达出一种对生活的深刻反思与哲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美景与社会疾苦,展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和平的渴望。诗人虽身处动荡之中,却依然追求内心的宁静,展现了一种超然的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的“潦水”指的是什么?
A. 池塘水
B. 雨水
C. 河流
D. 湖泊
“弱草烧痕侵”中的“烧痕”指的是什么?
A. 草的生长
B. 战争的影响
C. 自然的美
D. 农田的丰收
诗人对战争的态度是?
A. 参与战斗
B. 袖手旁观
C. 逃避现实
D. 主动发声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彭大辩与王维的诗歌都注重自然景色的描写,但前者更关注社会现状与内心感受,而后者则倾向于个人的情感与境界。彭大辩在描绘自然时,融入了对社会动荡的思考,而王维则更侧重于人与自然的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