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1:37: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37:00
原文展示:
挽致政朝散王大夫章二首 其二 曹彦约 〔宋代〕
子贵人间有,亲难及盛年。 出藩先使节,入从冠经筵。 问政承颜日,归乡属纩前。 谁能碑有道,还合传先贤。
白话文翻译:
在人间,儿子的尊贵是有的,但亲人却难以在盛年时相聚。 离开藩镇时先担任使节,回到朝廷时则戴着经筵的冠冕。 询问政事时承蒙颜面,回到家乡时在临终前。 谁能为有道之人立碑,还应该传扬先贤的事迹。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彦约,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看出其对政治和社会的关注。这首诗是为挽致政朝散王大夫章而作,表达了对王大夫的敬仰和对其逝去的哀悼。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王大夫逝世后所作,诗人通过诗句表达了对王大夫的敬仰和对其逝去的哀悼,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有道之士的尊重和对先贤事迹的传扬。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王大夫生平的简要回顾,表达了对他的敬仰和对其逝去的哀悼。诗中“子贵人间有,亲难及盛年”一句,既表达了对王大夫尊贵地位的认可,也流露出对其亲人难以在盛年时相聚的遗憾。“出藩先使节,入从冠经筵”则概括了王大夫的政治生涯,展现了他为国家服务的忠诚和才干。“问政承颜日,归乡属纩前”进一步强调了王大夫在政治上的成就和在家庭中的地位。最后两句“谁能碑有道,还合传先贤”则是对王大夫的最终评价,认为他是有道之士,其事迹应当被传扬。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通过对王大夫生平的回顾,传达了对他的敬仰和哀悼之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对王大夫的敬仰和哀悼,通过对王大夫生平的回顾,传达了对他的敬仰和哀悼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有道之士的尊重和对先贤事迹的传扬。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子贵人间有”指的是什么? A. 儿子在人间有尊贵的地位 B. 儿子在人间有财富 C. 儿子在人间有权力 答案:A
诗中“出藩先使节”指的是什么? A. 离开藩镇时先担任使节 B. 离开藩镇时先担任将军 C. 离开藩镇时先担任官员 答案:A
诗中“谁能碑有道”表达了什么? A. 对王大夫的敬仰 B. 对王大夫的哀悼 C. 对王大夫的评价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