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竹枝词 其一

《竹枝词 其一》

时间: 2025-05-02 12:35:14

诗句

秋日高城大道边,黄花无处不金钱。

撩钿惹鬓无他事,只助青楼镜裹妍。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35:14

原文展示:

秋日高城大道边,
黄花无处不金钱。
撩钿惹鬓无他事,
只助青楼镜裹妍。

白话文翻译:

在秋天的高城大道旁,
黄花开得满地都是,像金钱一般耀眼。
轻轻拨弄着发饰,似乎没有其他事情,
只是为了在青楼中为镜子增添妍丽。

注释:

  • 秋日:秋天的日子。
  • 高城:指高耸的城墙或城邑,寓意繁华之地。
  • 大道边:指宽阔的街道旁边。
  • 黄花:秋天盛开的菊花,象征富贵。
  • 金钱:比喻花的颜色如金子一般,暗指富裕。
  • 撩钿:轻轻拨弄发饰。
  • 惹鬓:指弄乱头发,形容女子的妆容。
  • 青楼:指妓院,暗示风月场所。
  • 镜裹妍:在镜子前装扮自己,以展现美丽。

典故解析:

本诗虽无明显的历史典故,但“青楼”作为风月场所,在古代诗词中常常被提及,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妓女和娱乐文化的关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徐渭(1521年-1593年),字文长,号青藤,明代著名诗人、画家、书法家。他是“明末四大家”之一,作品多涉及山水、花鸟,语言清新,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明代中期,正值社会动荡,诗人通过描绘秋日的美景与青楼女子的生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繁华与奢靡。

诗歌鉴赏:

《竹枝词 其一》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秋天的场景,以及青楼女子的生活状态。诗中的“黄花”象征着秋天的富饶和繁华,而“金钱”则暗示了物质的丰富。诗人在描写自然景色的同时,巧妙地引入了青楼女子的形象,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对比。

女子于秋日的街道上轻轻拨弄发饰,显露出她们对美的追求与生活的无奈。诗中通过描绘细腻的生活场景,表达了对女子命运的关切,突出了她们在繁华背后的孤独与辛酸。整首诗在抒情中带有些许的讽刺与悲凉,反映了社会的浮华与人心的凋零,是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一种深刻反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首句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和高城的繁华,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富裕的氛围。
    • 第二句通过“金钱”一词,形象地表现了黄花的盛开与富贵的气息。
    • 第三句让人感受到女子的闲适与对美的追求。
    • 最后一句则揭示了她们的生活目的和在青楼中寻求美丽的现实。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黄花比作金钱,强调其美丽与价值。
    • 对仗:句式工整,形成了和谐的韵律感。
    • 拟人:通过“撩钿惹鬓”赋予女子生活情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秋日的美景与青楼女子的生活,反映了社会的繁华与人性的孤独,表达了对美的追求与对命运的思考。

意象分析:

  • 黄花:象征秋天的富裕与美丽。
  • 青楼:代表风月场所,暗示社会的浮华与女子的生存状态。
  • 镜子:象征自我审视与追求美丽的欲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徐渭
    • C. 杜甫
  2. 诗中提到的“青楼”指的是什么?

    • A. 酒楼
    • B. 妓院
    • C. 书院
  3. “撩钿惹鬓”是什么意思?

    • A. 撩拨琴弦
    • B. 弄乱头发
    • C. 梦游天际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红楼梦》中的诗词描写,反映了类似的风月场景。
  • 杜甫的《春望》,对社会的深刻思考。

诗词对比

  • 比较李白的《庐山谣》,两者都描绘了自然美,但李白更侧重于山水的壮丽,而徐渭则关注于社会的繁华与个体的命运。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徐渭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
  • 《中国古代诗词选》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发潭州后作 闻曾裘父丈亡追用前韵寄审知二首 以归来后与斯远倡酬诗卷寄辛卿 呈刘子后赵行之司理舅二首 八月八日发潭州后得绝句四十首 春尽 投徐运使 次韵李子永见贻 书怀 次韵签判丈喜雪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火棒 四字头的字 靣字旁的字 睹始知终 包字头的字 填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隘隘亨亨 玉靥 发扬光大 赝造 折文旁的字 整衣危坐 痛改前非 麻字旁的字 不避艰险 冰解冻释 包含商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