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9:02: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9:02:52
原文展示:
郁孤台畔暮烟空,与客登临起大风。
马耳群山归睥睨,虎头全郡览崆峒。
江通闽楚三千里,地跨东南百二雄。
十载楼船纷下濑,兵戈今喜罢虔中。
白话文翻译:
在郁孤台边,傍晚的烟雾弥漫空中,我和朋友们一起登高远望,忽然起了大风。
马耳山的群山在我眼前交错,整个虎头地区的美景尽收眼底。
江水通向闽、楚两地,延绵三千里,土地跨越东南,雄伟壮观。
十年来,楼船频繁地驶下河流,如今在虔州的战火终于平息,令人欢喜。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程可则,明代诗人,字子彭,号东篱,出生于江西。他以山水诗著称,作品多描写自然风光和抒发个人情怀。程可则的诗风清新脱俗,善于用生动的意象描绘自然景色。
创作背景:
《登虔州城楼》创作于明代,正值国家动荡、战乱频繁之际。诗人登高望远,抒发对国家前景的忧虑与期待,同时也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渴望。
诗歌鉴赏:
《登虔州城楼》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与历史变迁的诗篇。诗中通过描绘郁孤台的壮丽景色以及边疆的辽阔,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注。开篇描绘了暮色中的台地,和朋友们的登高感受,给人一种悠远的意境。接下来,诗人通过“马耳群山”和“虎头全郡”的对比,展现了壮丽的山川以及对大自然的敬畏。
“江通闽楚三千里,地跨东南百二雄”一句,表现了地理的广阔和历史的厚重,提及两地的联系,传递出一种对团结与和平的向往。最后,诗人通过“十载楼船纷下濑,兵戈今喜罢虔中”,不仅回顾了悲惨的历史,也展现了对和平的珍惜和希冀。整首诗气势磅礴,情感真挚,既有对壮丽自然的赞美,也有对历史沧桑的深刻反思,体现了诗人深厚的家国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壮丽的自然和历史的沧桑,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关注与期待,同时也传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体现了浓厚的家国情怀。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郁孤台”意指什么?
A. 一处名山
B. 一处著名台地
C. 一条河流
D. 一座城池
“马耳群山”形象化的表现了什么?
A. 河流的宽广
B. 山的形状
C. 天空的辽阔
D. 战争的残酷
诗人对历史的感受是怎样的?
A. 悲观
B. 无所谓
C. 忧虑但充满希望
D. 高兴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通过这样的比较,可以看出不同诗人在共同题材下的独特视角和艺术表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