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孤凤篇上静轩阎学士

《孤凤篇上静轩阎学士》

时间: 2025-05-02 11:52:48

诗句

南山有孤凤,丹羽何葳莆。

朝餐琼树实,夕饮天津池。

岐阳曾一鸣,千载今无朝。

将从和风翔,俯视尘壤换。

粱藻匪君食,枳棘匪君楼。

遐举昆丘阳,肯为云罗羁。

坐迟箫韶成,振翮来位。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1:52:48

原文展示:

南山有孤凤,丹羽何葳莆。
朝餐琼树实,夕饮天津池。
岐阳曾一鸣,千载今无朝。
将从和风翔,俯视尘壤换。
粱藻匪君食,枳棘匪君楼。
遐举昆丘阳,肯为云罗羁。
坐迟箫韶成,振翮来位。

白话文翻译:

南山上有只孤独的凤凰,丹色的羽毛多么华美。
早晨它享用琼树上的果实,傍晚它在天津池中饮水。
岐阳曾经鸣叫过,如今千年过去却再无晨鸣。
我愿随和风飞翔,俯瞩世间的变化。
梁上的藻草不是你所吃的食物,枳树上的刺也不是你所栖息的楼阁。
远在昆丘之阳,难道甘愿成为云间的囚徒?
坐久了箫韶的乐章才成,展开翅膀来到高位。

注释:

  • 孤凤:独自一只的凤凰,象征高洁和孤独。
  • 丹羽:丹色的羽毛,形容凤凰的美丽。
  • 琼树:指的是美好的果树,象征美好的享受。
  • 天津池:可能是指某种美丽的水池,象征丰富的资源。
  • 岐阳:古代的一个地方,象征着过去的辉煌。
  • 和风:温和的风,象征着顺利的环境。
  • 箫韶:古代乐器,代表美好的音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深,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和人文,反映出一种超然的精神追求。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南山,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向往和对世俗生活的拒绝,反映了他内心的孤独与理想。

诗歌鉴赏:

《孤凤篇上静轩阎学士》通过孤独的凤凰形象,传达出诗人对自由和理想的渴望。诗中的凤凰不仅是自然界的生灵,更是诗人心灵的象征。面对纷扰的尘世,诗人寄情于这只孤凤,借其高飞的姿态和清丽的羽毛,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不屑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诗中描绘了凤凰的日常生活,早晨的琼树果实和傍晚的天津池水,展现了它所处的优雅环境。这种对美好事物的享受,恰恰反映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然而,随着岐阳的鸣叫消逝,诗人感受到时间的无情,曾经的辉煌已然不再。他愿意追随和风,俯瞩世间的变化,表现出一种超然的态度。

后半部分则更进一步,诗人拒绝了世俗的食物和栖息之地,暗示了他对物质生活的淡泊与对精神自由的追求。最后,他表达了自己对理想生活的执着追求,虽然坐久了箫韶的乐章才成,却依然愿意展翅高飞,追求更高的理想境界。

整首诗情景交融,意象鲜明,体现了诗人对自由、孤独和理想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南山有孤凤:开篇引入孤独的凤凰,设定了诗的基调。
  2. 丹羽何葳莆:通过华丽的羽毛描绘,强调凤凰的美丽与孤独。
  3. 朝餐琼树实,夕饮天津池:描绘凤凰的生活,体现了它的高洁与清雅。
  4. 岐阳曾一鸣,千载今无朝:历史的对比,表现时光的流逝与辉煌的消逝。
  5. 将从和风翔,俯视尘壤换:表达对自由的渴望,愿意随风而飞,俯瞩世间变化。
  6. 粱藻匪君食,枳棘匪君楼:拒绝世俗的享乐,强调心灵的追求。
  7. 遐举昆丘阳,肯为云罗羁:不愿意被束缚,渴望高飞。
  8. 坐迟箫韶成,振翮来位:虽迟到最终也愿意展翅高飞,象征不懈的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孤凤比喻诗人的理想与追求。
  • 对仗:如“朝餐琼树实,夕饮天津池”,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凤凰被赋予人类情感,增强了诗意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由、理想和个性的追求,反映了诗人对世俗的淡泊与对精神世界的执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孤凤:象征孤独与高洁。
  • 琼树实:象征美好的生活和享受。
  • 天津池:象征丰富的精神资源。
  • 和风:象征自由与顺利。
  • 箫韶:象征美好的音乐与理想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孤凤”象征什么?

    • A. 孤独
    • B. 财富
    • C. 名声
    • D. 权力
  2. 诗人愿意随“和风”飞翔,这里体现了什么情感?

    • A. 失落
    • B. 自由
    • C. 绝望
    • D. 忧伤
  3. 诗中提到的“琼树实”最能代表什么?

    • A. 物质享受
    • B. 精神追求
    • C. 自然美
    • D. 社会地位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 杜甫
  • 《月夜忆舍弟》 -杜甫
  • 《夜泊牛头》 - 李白

诗词对比

  • 《登高》与《孤凤篇上静轩阎学士》均表现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前者通过自然景观抒发情感,后者则通过孤凤的形象传达对自由的渴望。两首诗都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宋代诗人研究》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贺翰林侍郎二首 狂题十八首 纶阁有感 乱后三首 感时上卢相 华清宫 松滋渡二首 即事九首 渡江 秦关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迁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寸字旁的字 借篷使风 豆字旁的字 懂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月字旁的字 游耍 倾家荡产 绎骚 玄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赞序 攀亲托熟 有机可趁 毛窝 促棹 不为已甚 广字头的字 屮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