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1:52: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1:52:48
南山有孤凤,丹羽何葳莆。
朝餐琼树实,夕饮天津池。
岐阳曾一鸣,千载今无朝。
将从和风翔,俯视尘壤换。
粱藻匪君食,枳棘匪君楼。
遐举昆丘阳,肯为云罗羁。
坐迟箫韶成,振翮来位。
南山上有只孤独的凤凰,丹色的羽毛多么华美。
早晨它享用琼树上的果实,傍晚它在天津池中饮水。
岐阳曾经鸣叫过,如今千年过去却再无晨鸣。
我愿随和风飞翔,俯瞩世间的变化。
梁上的藻草不是你所吃的食物,枳树上的刺也不是你所栖息的楼阁。
远在昆丘之阳,难道甘愿成为云间的囚徒?
坐久了箫韶的乐章才成,展开翅膀来到高位。
作者介绍:陈深,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和人文,反映出一种超然的精神追求。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南山,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向往和对世俗生活的拒绝,反映了他内心的孤独与理想。
《孤凤篇上静轩阎学士》通过孤独的凤凰形象,传达出诗人对自由和理想的渴望。诗中的凤凰不仅是自然界的生灵,更是诗人心灵的象征。面对纷扰的尘世,诗人寄情于这只孤凤,借其高飞的姿态和清丽的羽毛,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不屑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诗中描绘了凤凰的日常生活,早晨的琼树果实和傍晚的天津池水,展现了它所处的优雅环境。这种对美好事物的享受,恰恰反映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然而,随着岐阳的鸣叫消逝,诗人感受到时间的无情,曾经的辉煌已然不再。他愿意追随和风,俯瞩世间的变化,表现出一种超然的态度。
后半部分则更进一步,诗人拒绝了世俗的食物和栖息之地,暗示了他对物质生活的淡泊与对精神自由的追求。最后,他表达了自己对理想生活的执着追求,虽然坐久了箫韶的乐章才成,却依然愿意展翅高飞,追求更高的理想境界。
整首诗情景交融,意象鲜明,体现了诗人对自由、孤独和理想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由、理想和个性的追求,反映了诗人对世俗的淡泊与对精神世界的执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孤凤”象征什么?
诗人愿意随“和风”飞翔,这里体现了什么情感?
诗中提到的“琼树实”最能代表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