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0:30: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0:30:21
会霜晴诗
朝暾上高树,雾卷第天遥。
劲气乘寒凝,严威见日锁。
钟清出远寺,马滑恐危桥。
稍逼南枝暖,疏花破寂寥。
清晨的阳光洒在高大的树木上,雾气在遥远的天空中翻卷。寒气逼人,空气凝重,似乎连日光也被锁住了。远处的寺庙钟声清脆,马儿在滑滑的桥面上行走,令人担心会跌倒。南边的树枝渐渐感受到暖意,稀疏的花朵在寂静中悄然绽放。
《会霜晴诗》以清晨的自然景象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寒冬即将结束、春天悄然来临的图景。诗的开头通过“朝暾上高树,雾卷第天遥”展现出清晨阳光与雾气交织的迷人景象,给人一种清新而又神秘的感觉。接着“劲气乘寒凝,严威见日锁”则转向了寒冷的气息,显示出严冬的残酷与压迫感,形成了前后对比的效果。
“钟清出远寺,马滑恐危桥”通过钟声与马匹的描写,表现了冬季生活的不易,暗含了诗人在自然与生活中感受到的脆弱与不安。而最后的“稍逼南枝暖,疏花破寂寥”则带来一丝春天的希望,显示出生命的顽强与温暖的回归,展现了自然界的循环与变化。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极具层次感,既有寒冷的压迫感,又有春天的温暖,巧妙地将自然的变迁与人的感受结合起来,形成了一种和谐而又深刻的诗意。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在描绘寒冷与温暖交替的自然景象的同时,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与感悟,展现了在严寒与希望之间的徘徊与期待。
诗词测试:
诗中“朝暾”指的是什么?
“稍逼南枝暖”中“逼”的意思是?
诗中提到的“马滑恐危桥”反映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