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23:27: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3:27:35
芳园矗憎台,宛在江之曲。
何年植琼树,粲粲纷在目。
美人芙蓉裳,超遥处空谷。
时登月中观,玩此枝上玉。
幽信忽吹来,妙契心且足。
维皇岂虚界,真意盖有属。
夜兰耿无眠,霜霰天地肃。
寥寥翠禽语,葱曨晓光旭。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优美的园林景象,芳香的花园中矗立着令人怨恨的台子,宛如在江水的弯曲处。何年种植了那美丽的琼树,繁花似锦,令人目不暇接。美丽的女子身穿芙蓉般的衣裳,仿佛在遥远的空谷中飘然而立。时常在月光下观看,欣赏那枝头上的玉般的花朵。幽静的信风忽然吹来,心灵的契合使我感到满足。天帝难道只是存在于虚无之中?真正的情感必然有所归属。夜兰花在夜里让我无法入眠,霜雹使天地变得肃然。寥寥的翠鸟鸣叫,晨曦的光辉透过葱茏的树木。
作者介绍:陈深,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诗风清新,擅长描绘自然景物与人情,常以细腻的笔触表现内心感情。
创作背景:此诗可能是在某个宁静的夜晚,诗人独自游览园林,感受到自然之美与内心情感的交织,激发了他的创作冲动。
这首诗以清新优雅的笔调描绘了一个充满诗意的园林景象,展现了自然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开头的“芳园矗憎台”便以对比手法引人注目,芳香的花园与令人厌恶的台子形成鲜明对比,暗示着人们在美好与烦恼之间的徘徊。
接下来的“何年植琼树,粲粲纷在目”句,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溯与回忆,琼树的繁花似乎在向人们诉说着时间的流转与生命的美丽。“美人芙蓉裳”描绘了理想中的女子形象,结合“超遥处空谷”,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距离的感慨。
诗中的情感随着景物的描写逐渐深入,尤其是“幽信忽吹来,妙契心且足”一联,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满足与宁静,似乎在暗示人与自然之间的心灵契合。最后几句,夜兰的孤独与清晨的光明,形成了夜与日的对比,表达了生命的轮回与希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优美的语言,充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的深思,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深邃的氛围。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对比、比喻、意象等多种修辞手法,增强了诗的表现力与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自然美与内心情感展开,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自然的热爱,体现了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琼树”象征什么?
“美人芙蓉裳”中的“芙蓉”指的是?
诗中“夜兰耿无眠”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同样描绘了自然与人情的交融,通过月光与江水反映出深邃的思念与孤独。与陈深的诗相比,更加注重情感的流动与变化,而陈深的作品则偏向于静谧与内心的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