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饯唐州高使君

《饯唐州高使君》

时间: 2025-08-07 16:51:31

诗句

苍茫南塞地,明媚上春时。

目极伤千里,怀君不自持。

征车别岐路,斜日下崦嵫。

一叹轺轩阻,悠悠即所思。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7 16:51:31

原文展示:

饯唐州高使君
作者: 岑羲 〔唐代〕

苍茫南塞地,明媚上春时。
目极伤千里,怀君不自持。
征车别岐路,斜日下岘嵩。
一叹轺轩阻,悠悠即所思。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南方的辽阔景象,诗人眼前的景色令人伤感,思念远方的朋友(高使君)。随着征途的开始,诗人告别了分岐的道路,夕阳斜照在山岭上,感叹行程的阻碍,思绪悠悠,心中满是对友人的思念。


注释:

  • 苍茫: 指广阔无边,形容南方的地势辽阔。
  • 南塞: 指南方的边塞地区。
  • 明媚: 明亮而美好,形容春天的美好景色。
  • 目极: 目光所及,视野极远。
  • 伤千里: 形容思念之情,心中充满伤感。
  • 怀君: 思念你,君,指高使君。
  • 征车: 行驶的车,指旅途中的车马。
  • 岐路: 分岔的道路。
  • 斜日: 夕阳,黄昏时分的太阳。
  • 轺轩: 车,指诗人乘坐的车。
  • 悠悠: 形容思绪绵长,遥远。

典故解析:

"岐路"可以联想到《离骚》中对旅途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离别的叹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岑羲,唐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作品多以抒情、咏物为主,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人的思念。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诗人与高使君分别之际所作,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对未来旅途的惆怅,体现了唐代士人之间深厚的友情与对生活的感悟。


诗歌鉴赏:

《饯唐州高使君》是一首典型的唐代送别诗,诗人在春日的南方,面对辽阔的自然景色,心中不禁涌起对高使君的思念。诗的开头“苍茫南塞地,明媚上春时”通过对比的方式,展示了春天的美好与诗人内心的伤感形成鲜明对比。这种情感的表达,使得自然景色不仅仅是背景,更是情感的映射。

“目极伤千里,怀君不自持”一句,直接表露了对友人的深切怀念。视野所及的千里之外,正是对友人的思念之情的延展。接下来的征车别岐路,斜日下岘嵩则描绘了离别的场景,夕阳斜照,旅途的阻隔让这份思念愈发显得沉重。最后的“一叹轺轩阻,悠悠即所思”更是将思念的情感推向高潮,感叹路途的艰辛与思念的绵长,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惆怅。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鲜明,既有对春天美景的赞美,又有对友情深情的抒发,充分展示了唐代诗歌的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苍茫南塞地: 描绘出一幅辽阔的南方边塞春景。
  • 明媚上春时: 形容春天的明媚景色,给人以美好的感受。
  • 目极伤千里: 视野的极限让人感到远方的思念愈发悲伤。
  • 怀君不自持: 思念之情无法自已,心中满是对高使君的牵挂。
  • 征车别岐路: 行车的途中告别了分岔的道路,暗示分别的开始。
  • 斜日下岘嵩: 夕阳的映照,增添了离别的伤感。
  • 一叹轺轩阻: 对于旅途的阻碍感到无奈与叹息。
  • 悠悠即所思: 思念的情绪绵延不绝,心中充满了对友人的思念。

修辞手法:

  • 比喻: “苍茫南塞地”将南方的辽阔与空旷比喻成一种心情的象征。
  • 拟人: “思君”赋予思念以形象,使情感更为生动。
  • 对仗: 诗中多处运用了对仗手法,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个诗歌围绕着友人间的深厚情谊展开,表现了诗人在离别时的感伤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体现了古人对友情的珍视与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南塞: 代表辽阔,象征着诗人所处的地理环境。
  • 春时: 代表生机与希望,对比思念的沉重。
  • 征车: 代表旅途,象征着离别与旅程的开始。
  • 斜日: 夕阳的意象,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 轺轩: 行车的意象,承载着思念与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南塞”指的是哪个方向?

    • A. 北方
    • B. 南方
    • C. 东方
    • D. 西方
  2. “目极伤千里”一句中“伤”字的含义是什么?

    • A. 伤害
    • B. 感伤
    • C. 疼痛
    • D. 失落
  3. 诗中“征车别岐路”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喜悦
    • B. 离别
    • C. 期待
    • D. 迷惘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王勃
  • 《送别》 - 王维

诗词对比: 《饯唐州高使君》与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都有着深厚的送别情感,前者更多表现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旅途的感慨,而后者则通过对壮丽山河的描写,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与期许。两首诗在意境和情感上互为映衬,展现了唐代诗人对友情的珍视。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唐诗三百首》
  2.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3. 《唐诗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和看云庄楼壁旧题 晚步 九月一日清溪道中 古意 【商调】集贤宾 春日伤别 【双调】寿阳曲 厌纷 诗一首 过友人故居 比红儿诗 其九十五 比红儿诗 其五十五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鸦觜金 赏意 猜三划五 鬯字旁的字 诳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陶陶兀兀 一言半句 诸于 无字旁的字 臣字旁的字 涣若冰释 吉象 父字头的字 妖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黄结尾的成语 朝夕不保 连开头的成语 攴字旁的字 蔺相如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