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系乐府十二首。思太古

《系乐府十二首。思太古》

时间: 2025-05-02 00:58:21

诗句

东南三千里,沅湘为太湖。

湖上山谷深,有人多似愚。

婴孩寄树颠,就水捕鷠鲈。

所欢同鸟兽,身意复何拘。

吾行遍九州,此风皆已无。

吁嗟圣贤教,不觉久踌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0:58:21

原文展示

东南三千里,沅湘为太湖。
湖上山谷深,有人多似愚。
婴孩寄树颠,就水捕鷠鲈。
所欢同鸟兽,身意复何拘。
吾行遍九州,此风皆已无。
吁嗟圣贤教,不觉久踌蹰。

白话文翻译

东南方三千里,沅水与湘水汇合成太湖。
湖面山谷深邃,有些人显得愚笨。
婴儿悬挂在树顶,趴在水边捕捉鱼虾。
他们的快乐与鸟兽无异,身心又何须拘束。
我走遍了九州大地,这样的风光早已不再。
唉,圣贤的教诲,让我不觉间犹豫不决。

注释

字词注释

  • 沅湘:指沅水和湘水。
  • 太湖:这里指的是沅水与湘水交汇后形成的湖泊。
  • 婴孩:指婴儿,文中形容无忧无虑的状态。
  • 鷠鲈:一种鱼类,捕捉的乐趣。

典故解析

  • 九州:古代对中国全境的称呼,象征着广阔的天地。
  • 圣贤教:指古代圣人的教导,强调道德和智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元结,唐代诗人,生于公元663年,卒于公元727年。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写山水,关注民生,反映出对社会的思考与关怀。

创作背景
《系乐府》是元结的一组乐府诗,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性的思考,表达了对当时社会风气的失望与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思太古》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简单、自由生活的向往。诗中描绘的沅湘与太湖,山谷与水面,不仅是自然的景观,更象征着诗人心中的理想世界。诗人以婴孩捕捉鱼虾为例,强调了人们在自然中无拘无束的快乐。这种生活方式与现代社会的复杂、世俗相对立,诗人感到了一种失落与无奈。最后的“吁嗟圣贤教”更是流露出他对传统道德教诲的反思,表明了对社会现状的不满以及对简单快乐生活的渴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东南三千里,沅湘为太湖:描绘了地理位置,表现出辽阔的自然景观。
  2. 湖上山谷深,有人多似愚:对人们在自然中的愚昧状态的讽刺。
  3. 婴孩寄树颠,就水捕鷠鲈:强调婴儿的无忧无虑,象征着自然的纯真。
  4. 所欢同鸟兽,身意复何拘:表达人与动物在自然中共享快乐的想法。
  5. 吾行遍九州,此风皆已无:表明诗人游历后的失望,现实与理想的差距。
  6. 吁嗟圣贤教,不觉久踌蹰:对传统教义的质疑,表现内心的迷茫。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婴儿的状态与鸟兽的生活相比较,强调自然的无拘束。
  • 对仗:如“身意复何拘”,强调内心与外界的矛盾。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描绘自然与人类的关系,表达出诗人对简单、快乐生活的向往,反映出对社会现状的失望与对传统教义的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沅湘:象征自然的美丽与和谐。
  • 婴孩:代表纯真与无拘束的生活。
  • 鸟兽:象征自然的自由与快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水域是哪个?
    A. 太湖
    B. 黄河
    C. 长江
    D. 西湖

  2. “婴孩寄树颠”中,婴孩的状态象征了什么?
    A. 成熟
    B. 纯真
    C. 复杂
    D. 忧愁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饮酒》陶渊明:表达对自然的向往与简单生活的追求。
  • 《归园田居》陶渊明:体现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元结的《思太古》与陶渊明的《饮酒》均反映了对自然与自由生活的向往,但元结更强调对社会现实的失望,而陶渊明则侧重于田园生活的理想化。两者在风格上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不同的生活态度与哲学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元结诗集》

以上内容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思太古》这首诗的意境与内涵。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出山追述所见 四月上浣日同寮约游西湖十绝 其四 杨伯时李子永潘茂洪同游安福寺诗 暂归桂隐杂书四首 其四 次韵酬杨伯子兼呈诚斋 题方竹杖松根枕二首 读乐天诗 张郎中尤少卿相继过访未果往谢先成古诗寄呈 简马架阁 鸥渚亭次韵茂洪西湖三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心活面软 谷字旁的字 三撇旁的字 一字旁的字 乱溺 包含纸的成语 白书 角字旁的字 极唱 包含屠的成语 龙楼凤阙 变醨养瘠 东海公 包含否的成语 泥佛劝土佛 自律甚严 气生气死 先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