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2:07: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2:07:02
《点绛唇》
作者: 沈宜修 〔明代〕
宝镜空圆,薄情犹忆当初否。
指环在手。对面成拖逗。
自悔无端,信得虚名骤。
重阳后。安排消瘦。
愁病长相守。
这面空荡荡的镜子映照着我的孤独,心中仍然怀念当初的甜蜜吗?
指环仍在手中,眼前的情景却成了拖沓的游戏。
我自感悔恨,无缘无故地信任那些虚假的名声。
重阳节过后,安排的一切都显得消瘦苍白。
我因愁苦而病,长久地守着这种痛苦。
作者介绍: 沈宜修是明代的一位词人,其作品多以抒情见长,常常表达个人情感和对生活的思考。
创作背景: 《点绛唇》创作于沈宜修对个人情感的细腻观察和对社会现实的反思之时,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爱情和名誉的复杂态度。
《点绛唇》通过一面“宝镜”引发了对过往情感的追忆,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孤独与惆怅。镜子不仅是自我审视的工具,也暗示着人与人之间情感的变化。诗中提到的“指环”象征着爱情的承诺,而随之而来的“薄情”则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感情的淡化。沈宜修对“虚名”的反思,表达了对社会名利的质疑,认为这些外在的评价往往是短暂而无实质的。
整首词以重阳节为时间节点,映射着人生的无常与转瞬即逝,情感的消逝与失落更是让人感到心痛。后半部分“愁病长相守”则将情感的苦楚推向高潮,表现出对那种难以言表的愁苦与无奈的深切感受。通过细腻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沈宜修在这首词中展现了对爱情的渴望与失落,把个人情感与时代的焦虑相结合,形成了深刻的社会批判。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词深刻探讨了爱情的脆弱与虚幻,反映了个人对情感的深切思考,以及对社会名利的批判,表达出在繁华背后,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诗词测试:
“宝镜空圆”中的“空”指什么?
“指环在手”表达了什么情感?
“愁病长相守”中的“长相守”指什么?
答案: 1-B, 2-A, 3-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沈宜修与李清照的作品都表达了对爱情的感怀和对往昔的追忆,但李清照的词更为细腻,情感更为明媚,而沈宜修则更倾向于表现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反映出不同的时代背景和个人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