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答与新弟题蓉湖庄四首即次其韵 其三

《答与新弟题蓉湖庄四首即次其韵 其三》

时间: 2025-05-07 16:37:58

诗句

龙头龙尾属群公,添我湖山又一峰。

借问游人都不识,朝霞暮霭若为容。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6:37:58

原文展示:

龙头龙尾属群公,添我湖山又一峰。借问游人都不识,朝霞暮霭若为容。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湖山的赞美与自豪。龙头和龙尾分别代表湖的两端,这里形容这些自然景观与众多游客的共同存在。诗人感慨,湖山的美丽早已增添了新的高峰,然而问及游人,却无人能识得其真正的美。朝霞与暮霭交替着,宛如湖面上那迷人的容貌。

注释:

  • 龙头龙尾:指湖的两端,形象地表现出湖泊的延伸与壮丽。
  • 群公:指许多游人。
  • 添我湖山:意指在原有的湖山美景上,又增添了一处新的景致。
  • 借问游人都不识:询问游人是否认识这美景,暗指人们对自然之美的忽视。
  • 朝霞暮霭:形容早晨的霞光和傍晚的雾霭,强调时光的变幻。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顾可立,明代诗人,擅长描绘山水风光,作品多反映自然之美与人情世态。
  •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游览蓉湖庄时,诗人借景抒怀,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对游人无知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湖山的深厚情感。诗的开头用“龙头龙尾”形象地描绘了湖的轮廓,给人以广阔的联想。接着,诗人提到“添我湖山又一峰”,不仅是对自然的赞美,也隐含着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存。诗的后半部分则转向对游人的反思,诗人通过“借问游人都不识”这句,表现出对游客的期望与失望,似乎在质问:为何人们如此匆忙,而忽略了眼前的美景。最后一句“朝霞暮霭若为容”不仅描绘了自然之美,更将自然的变化与人的情感相连,形成了诗的情感高潮。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龙头龙尾属群公”:描绘湖泊的形态,强调其壮观。
    • “添我湖山又一峰”:表达对自然景观增添的自豪感。
    • “借问游人都不识”:反映出对游人未能领略湖山美景的无奈。
    • “朝霞暮霭若为容”:将自然景色与人容貌相提并论,展现自然之美的柔和与多变。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湖光山色比作人容,增强了美感。
    • 对仗:上下句结构相对,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绘湖山的美丽与游人的无知,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表达了对美好自然的珍惜与对人们忽视的惋惜。

意象分析:

  • 湖山:象征自然的美丽与生机。
  • 游人:代表社会的喧嚣与对自然的忽视。
  • 朝霞暮霭:象征时间的流转与自然的变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龙头龙尾”指的是什么? A. 山脉 B. 湖泊 C. 河流
  2. 诗人感叹游人对美景的态度是怎样的? A. 欣赏 B. 无视 C. 疑惑
  3. “朝霞暮霭”在诗中起到什么作用? A. 描绘景色 B. 表达情感 C. 强调时间

答案

  1. B
  2. B
  3. A,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望庐山瀑布》 by 李白
    • 《登鹳雀楼》 by 王之涣
  • 诗词对比

    • 顾可立的这首诗与李白的《望庐山瀑布》相比,都展现了对自然的赞美,但顾诗更侧重于人与自然的关系,而李诗则强调自然的壮观与力量。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顾可立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鄜延凯歌 其三 鄜延凯歌 其二 鄜延凯歌 其一 仙都山 鞦韆 峨眉亭 慈姥矶 其二 如梦令·谁念新州人老 采桑子(甲戌和陈景卫韵) 答单监簿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一拧身 踵武前贤 父字头的字 温润而泽 猥滥 为仁不富 傀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隶字旁的字 齒字旁的字 游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合节 满腔热忱 长字旁的字 鬼画符 泉涌 凭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厄字旁的字 吾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几桌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