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秋景 其一 鹭于飞

《秋景 其一 鹭于飞》

时间: 2025-07-27 14:51:29

诗句

沧洲开晚景,莽苍更依稀。

有鹭从中起,于天尽处飞。

数丝风冉冉,一片雪晖晖。

外路迷乡国,天风起我衣。

远游寻鹤侣,近不为鱼肥。

西塞山边雨,渔蓑独自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14:51:29

原文展示

秋景 其一 鹭于飞
作者: 刘辰翁 〔宋代〕

沧洲开晚景,莽苍更依稀。
有鹭从中起,于天尽处飞。
数丝风冉冉,一片雪晖晖。
外路迷乡国,天风起我衣。
远游寻鹤侣,近不为鱼肥。
西塞山边雨,渔蓑独自归。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在辽阔的沧洲上,晚霞映照着苍茫的天空,显得格外朦胧。几只白鹭从水面上起飞,直向天际飞去。微风轻轻拂过,阳光洒落如雪。大路让我迷失在故乡的思念中,天风吹动着我的衣衫。远道而行,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近处的鱼却不再丰腴。西塞山边细雨绵绵,我穿着渔民的蓑衣,独自返回家中。


注释

字词注释:

  • 沧洲:指辽阔的水域。
  • 晚景:夕阳西下的景象。
  • 莽苍:形容景色的苍茫和广阔。
  • :白鹭,是一种水鸟。
  • 冉冉:形容轻柔缓慢的样子。
  • 雪晖晖:明亮的光辉,形容阳光照耀的美好。
  • 迷乡国:对故乡的思念。
  • 鹤侣:志同道合的朋友。
  • 鱼肥:形容鱼的丰腴。
  • 渔蓑:渔民用的蓑衣。

典故解析:

  • 西塞山:历史上著名的风景地,常用来描绘诗人的隐逸情怀。
  • 鹤侣:渴望志同道合的友人,鹤在古代代表高洁的志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辰翁,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性情豁达,才华横溢,擅长描绘自然景色与抒发个人情感。他的作品常体现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生的哲思。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秋季,正值诗人游历之时,感受到秋天的萧瑟与孤独,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自然的深刻感悟。


诗歌鉴赏

《秋景 其一 鹭于飞》是一首描绘秋天情景的诗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深厚的情感。开篇以“沧洲开晚景”入手,描绘了秋日的晚霞,给人一种广阔而空灵的感觉。诗中的“莽苍更依稀”传达出一种模糊而遥远的美感,似乎在暗示诗人心中的孤独与迷惘。

接下来的“有鹭从中起,于天尽处飞”,白鹭的起飞象征着自由与远方,诗人通过这一意象,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随后的“数丝风冉冉,一片雪晖晖”,则通过轻柔的风与明亮的阳光,进一步强调了秋天的宁静与美好。

“外路迷乡国,天风起我衣”句中,诗人对故乡的思念愈加浓烈,外路的迷惘与天风的拂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显了诗人的内心困惑与孤独感。而“远游寻鹤侣,近不为鱼肥”则表明诗人对理想友谊的渴望,表达出在追求理想的路上,现实的诱惑显得苍白无力。

最后的“西塞山边雨,渔蓑独自归”总结了整首诗的情感主题,雨中的归途与孤独的渔民形象,既是对大自然的深切体验,也是对人生的哲学反思,表现出一种淡淡的伤感与自省。整首诗在意象与情感的交织中,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深沉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沧洲开晚景:描绘了辽阔的沧洲上,晚霞映照的美丽景象。
  2. 莽苍更依稀:强调了秋天的苍茫景色,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
  3. 有鹭从中起:白鹭在水面上起飞,象征着自由与灵动。
  4. 于天尽处飞:白鹭飞向遥远的天空,寓意对自由的追求。
  5. 数丝风冉冉:微风轻拂,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6. 一片雪晖晖:阳光照耀,如雪般明亮,描绘出美丽的自然景象。
  7. 外路迷乡国:在外的诗人因思念故乡而感到迷惘。
  8. 天风起我衣:天风吹动衣衫,传达出内心的孤独感。
  9. 远游寻鹤侣:诗人希望能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10. 近不为鱼肥:眼前的鱼虽丰腴,但不再吸引诗人,暗示对理想的追求。
  11. 西塞山边雨:描绘西塞山的雨景,表现出诗人的孤独和思考。
  12. 渔蓑独自归:独自回归,渔民的形象象征着诗人的孤独与自省。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雪晖晖”,将阳光形容为雪,增强了光辉的美感。
  • 拟人:如“天风起我衣”,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 对仗:整首诗中多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秋天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理想友谊的渴望以及对故乡的思念,揭示了人在自然与人生之间的孤独与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自由、高洁。
  • :象征轻柔与变化。
  • :象征纯洁与美好。
  • 渔蓑:象征生活的淳朴与孤独。
  • :象征思考与感伤。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鹭”象征什么?

    • A. 自由与灵动
    • B. 孤独与忧伤
    • C. 富贵与荣华
  2. “外路迷乡国”的意思是什么?

    • A. 在外的诗人感到迷惘
    • B. 诗人对乡国的思念
    • C. 诗人忘记了故乡
  3. 诗中用到的修辞手法主要是哪些?

    • A. 排比与夸张
    • B. 比喻与拟人
    • C. 对仗与反复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津》(张继):同样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孤独。
  • 《山中送别》(王之涣):描绘自然与人情的交融。

诗词对比:

  • 《静夜思》(李白) vs 《秋景 其一 鹭于飞》:两者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李白更直接,刘辰翁则通过自然景象间接表达情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查询

咏史 其一 从军行二首 其一 刘彤轩以画梅及诗卷见赠,用卷中过梅岭韵答之 其二 再次杏冈韵 回军上杭 赠外 用秀玉韵 祷雨积烟山之龙潭有应 减兰 清明作四首 其二 答云居佛印禅师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革面敛手 有心有意 驰援 玄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行字旁的字 声色货利 感恩怀德 逆指 味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臼字旁的字 风字旁的字 鹅毛素 靑字旁的字 徐娘半老 弃之可惜 包含躁的词语有哪些 忐忑不安 韦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