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秋景 其二 门掩候虫秋

《秋景 其二 门掩候虫秋》

时间: 2025-04-30 16:44:52

诗句

候虫鸣寂寂,秋老独何村。

怨语动行路,居人卧掩门。

无谁倚朱户,随意闭黄昏。

岁暮已如此,蛩声胡与言。

孤灯销驿梦,残月落空垣。

白雁来天地,何由见泪痕。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6:44:52

原文展示:

候虫鸣寂寂,秋老独何村。
怨语动行路,居人卧掩门。
无谁倚朱户,随意闭黄昏。
岁暮已如此,蛩声胡与言。
孤灯销驿梦,残月落空垣。
白雁来天地,何由见泪痕。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和诗人内心的孤独。虫鸣在寂静的夜晚响起,秋天的萧瑟让人感到无奈和孤独。路上行人听到怨言,居住的人却只是在门后沉睡。没有人倚靠在红色的门旁,随意地关上黄昏的光景。年末已然如此,蟋蟀的鸣叫与我所思无关。孤独的灯光熄灭了我的梦,残月照落在空洞的墙垣上。白雁飞过天地,我又如何能够见到那泪痕呢?

注释:

  • 候虫:指秋天的虫鸣,常用来象征秋天的气息。
  • 怨语:怨怼之言,表达对生活的不满。
  • 朱户:红色的门,象征着家和温暖。
  • 岁暮:年末,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 蛩声:蟋蟀的声音,常用作秋天的象征。
  • 白雁:白色的大雁,通常象征着远行与离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辰翁,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和细腻的情感表达著称。他的诗作多描绘自然景色,反映个人情感,具有很强的个性和时代特征。

创作背景:

《秋景 其二》创作于秋季,诗人通过描写秋天的景象,表达了自身的孤独与无奈。此时社会动荡,诗人感受到生活的压力和离别的哀愁,借景抒情,反映了对人生的思考。

诗歌鉴赏:

《秋景 其二》是一首通过细腻景象来表达内心感受的诗作。诗的开头,虫鸣声在寂静的夜晚响起,营造出一种孤独的氛围。诗人通过“秋老独何村”表达了对秋天的无奈和对生活的感慨,仿佛在问:在这枯黄的季节中,自己又身处何地?接着,诗中提到“怨语动行路”,暗示着路上的行人被这些怨言所触动,这种不满与困惑也反映了社会的动荡和人们内心的焦虑。

“居人卧掩门”则展现了一种逃避的态度,居住的人在这个秋天的夜晚选择了关上门,似乎在与外界隔绝。这样的情景让人感受到了一种深深的孤独和无奈。诗中的“无谁倚朱户,随意闭黄昏”更是传达了孤独的情感,朱门后没有人倾诉,无人分享这份黄昏的宁静与凄凉。

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对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感慨愈发强烈,最后以“白雁来天地,何由见泪痕”结尾,白雁的飞过象征着离别与思念,表达了诗人对往事的追忆和对未来的不确定。这首诗通过秋天的景象,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相融合,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和对生命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候虫鸣寂寂:夜晚虫声静静地鸣叫,暗示着孤独的环境。
  2. 秋老独何村:秋天的萧瑟让人感到无奈与孤独,诗人自问身处何处。
  3. 怨语动行路:路上的行人被怨言所触动,反映了人们的心境。
  4. 居人卧掩门:居住的人选择关上门,隐蔽自己,逃避外界的纷扰。
  5. 无谁倚朱户:没有人依靠在红色的门旁,象征着孤独。
  6. 随意闭黄昏:随意地关上黄昏,表达对时间的漠然。
  7. 岁暮已如此:年末已如此,感叹时间的流逝。
  8. 蛩声胡与言:蟋蟀的鸣叫与我所思无关,表达了内心的孤独。
  9. 孤灯销驿梦:孤独的灯光熄灭了我的梦,暗示内心的失落。
  10. 残月落空垣:残月照落在空洞的墙上,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
  11. 白雁来天地:白雁飞过,象征着离别与思念。
  12. 何由见泪痕:我又如何能够见到那泪痕,表达对往事的追忆。

修辞手法:

  • 拟人:如“候虫鸣”,将虫鸣化为有情的表达,增加了诗的情感深度。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白雁象征着离别,蟋蟀的鸣声象征着孤独。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孤独的深刻思考,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以及对生活的无力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候虫:象征秋天的到来,传达萧瑟的气氛。
  • 朱户:象征家庭与温暖,反衬出孤独。
  • 孤灯:象征孤独与失落,反映内心的空虚。
  • 白雁:象征离别与思念,引发对过往的追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怨语”指的是: A. 愉快的声音
    B. 对生活的不满
    C. 自然的声音
    D. 玩笑话

  2. “白雁来天地”中的白雁象征着: A. 快乐
    B. 离别
    C. 亲情
    D. 友情

  3. 诗中“岁暮已如此”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期待
    B. 失望
    C. 喜悦
    D. 平静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静夜思》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杜甫《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和孤独的情感,但杜甫的诗更注重社会背景。
  • 李白《静夜思》:与《秋景 其二》相似,都是借景抒情,但李白更倾向于个人情感的抒发。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刘辰翁生平与作品研究》

相关查询

雨中花令·休把身心撋就 浣溪沙 减字木兰花·触涂是碍 蓦山溪·青楼薄倖 青玉案·小篷又泛曾行路 鹧鸪天·收尽微风不见江 西江月·醉透香浓斗帐 千秋岁·中秋才过 千秋岁·休嗟磨折 千秋岁·万红暄昼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青字旁的字 兀字旁的字 七魄悠悠 倒八字的字 纪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双人旁的字 人模狗样 雌雉啼 丑态百出 包含稔的成语 失张冒势 蜗舍荆扉 包含挽的成语 沿涉 两点水的字 皂靴 迁隶 明尚夙达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