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6:44: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6:44:52
候虫鸣寂寂,秋老独何村。
怨语动行路,居人卧掩门。
无谁倚朱户,随意闭黄昏。
岁暮已如此,蛩声胡与言。
孤灯销驿梦,残月落空垣。
白雁来天地,何由见泪痕。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和诗人内心的孤独。虫鸣在寂静的夜晚响起,秋天的萧瑟让人感到无奈和孤独。路上行人听到怨言,居住的人却只是在门后沉睡。没有人倚靠在红色的门旁,随意地关上黄昏的光景。年末已然如此,蟋蟀的鸣叫与我所思无关。孤独的灯光熄灭了我的梦,残月照落在空洞的墙垣上。白雁飞过天地,我又如何能够见到那泪痕呢?
刘辰翁,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和细腻的情感表达著称。他的诗作多描绘自然景色,反映个人情感,具有很强的个性和时代特征。
《秋景 其二》创作于秋季,诗人通过描写秋天的景象,表达了自身的孤独与无奈。此时社会动荡,诗人感受到生活的压力和离别的哀愁,借景抒情,反映了对人生的思考。
《秋景 其二》是一首通过细腻景象来表达内心感受的诗作。诗的开头,虫鸣声在寂静的夜晚响起,营造出一种孤独的氛围。诗人通过“秋老独何村”表达了对秋天的无奈和对生活的感慨,仿佛在问:在这枯黄的季节中,自己又身处何地?接着,诗中提到“怨语动行路”,暗示着路上的行人被这些怨言所触动,这种不满与困惑也反映了社会的动荡和人们内心的焦虑。
“居人卧掩门”则展现了一种逃避的态度,居住的人在这个秋天的夜晚选择了关上门,似乎在与外界隔绝。这样的情景让人感受到了一种深深的孤独和无奈。诗中的“无谁倚朱户,随意闭黄昏”更是传达了孤独的情感,朱门后没有人倾诉,无人分享这份黄昏的宁静与凄凉。
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对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感慨愈发强烈,最后以“白雁来天地,何由见泪痕”结尾,白雁的飞过象征着离别与思念,表达了诗人对往事的追忆和对未来的不确定。这首诗通过秋天的景象,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相融合,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和对生命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孤独的深刻思考,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以及对生活的无力感。
诗中“怨语”指的是:
A. 愉快的声音
B. 对生活的不满
C. 自然的声音
D. 玩笑话
“白雁来天地”中的白雁象征着:
A. 快乐
B. 离别
C. 亲情
D. 友情
诗中“岁暮已如此”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期待
B. 失望
C. 喜悦
D. 平静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