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8:55: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8:55:40
和梅圣俞咏昌言五物 括苍石屏
作者:司马光〔宋代〕
主人小石屏,得之括苍山。
括苍道里远,致此良亦难。
层崖万仞馀,腾出浮云端。
吴儿采石时,萝蔓愁攀缘。
石文状松雪,毫发皆天然。
置之坐席旁,清风常在颜。
愿君善藏蓄,永日供馀闲。
慎勿示要人,坐致求者繁。
将使括苍民,吁嗟山谷间。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主人拥有的美丽小石屏,石屏来自遥远的括苍山。前往括苍山的路途很远,能够得到这样美好的石屏实属不易。层层崖壁高耸入云,石屏宛如腾飞于浮云之上。在吴地的孩子们在采石时,看到那些缠绕的藤蔓都感到难以攀缘。石屏上自然的纹理像是松雪般的洁白。将它放在座位旁边,清风常常拂面。希望你能够好好珍藏,长久地享受它的美好。切勿向他人展示,以免招来过多的追求与打扰,这样会让括苍的百姓在山谷中叹息。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括苍山在古代文人中享有很高的声誉,诗中提及的石屏不仅是自然的产物,也是审美的象征,反映出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
作者介绍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号涑水,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历史学家和文学家。以《资治通鉴》闻名于世,擅长诗词,强调道德教化。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时。诗人在其政治生涯中常常感受到官场的复杂与困难,此诗或许寄托了他对宁静生活的渴望。
这首诗在描绘自然美的同时,深藏着对美好生活的理想与追求。诗人通过小石屏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界的鬼斧神工,石屏的天然纹理如松雪般细腻,体现了自然的纯洁与宁静。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美的珍惜与对世俗纷扰的反思。诗人在最后几句中更是表达了对私密生活的向往,希望这份美好能够长久保留,而不被外界的纷扰所侵扰。通过对比“清风常在颜”的惬意与“求者繁”的烦扰,诗人展现了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哲理的深度和情感的厚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对平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过多追求的警惕。诗人希望能够珍惜这份来自自然的美好,不被外界的纷扰所打扰,体现了他对宁静与自然的深刻理解。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括苍山”位于哪个省?
“石文状松雪”中的“松雪”比喻什么?
诗人希望朋友如何对待小石屏?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司马光的这首诗在表现手法上更注重细节描写和生活的宁静,而王维则更倾向于哲理的探讨和自然的意境。两者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但侧重点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