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奉和经略庞龙图延州南城入咏·迎薰亭

《奉和经略庞龙图延州南城入咏·迎薰亭》

时间: 2025-05-02 17:13:02

诗句

华馆压清波,坐待南风至。

须知明牧贤,善达吾君意。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7:13:02

原文展示:

奉和经略庞龙图延州南城入咏·迎薰亭
华馆压清波,坐待南风至。
须知明牧贤,善达吾君意。

白话文翻译:

华丽的馆舍俯视着清澈的水波,我在这里静静等待南风的到来。
要知道明主的贤良之士,能够很好地理解我的君主的意图。

注释:

  1. 华馆:华丽的建筑,指代高贵的宫殿或楼阁。
  2. :压迫、俯视,这里形容华馆的巍峨。
  3. 清波:清澈的水波,象征宁静的环境。
  4. 南风:南方的风,通常象征着温暖与生机。
  5. 明牧:明主的贤良之士,指能够为君主出谋划策的人。
  6. 善达:善于理解和传达,指有智慧的人。

典故解析:

“明牧”一词源于古代对君主的称赞,表示一个明智的统治者。在古代,贤良之士被视为国家的支柱,能够帮助君主治理国家,反映了对忠诚与智慧的赞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北宋著名政治家、史学家,以其编纂《资治通鉴》而闻名。他一生致力于政治改革与历史编纂,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延州,表达了对明主贤良之士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政治理想的追求和对君主的忠诚。

诗歌鉴赏:

司马光的这首诗以其简练的语言和深刻的内涵展现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对明主的赞美。开头的“华馆压清波”描绘出一种宁静而高雅的环境,给人一种悠然自得的感觉。同时,诗中对南风的期待不仅是对自然的描写,更象征着理想的实现和美好的愿景。接下来的“须知明牧贤”则直指诗人对贤良之士的期望,表明了他对于明主的忠诚和对国家治理的关心。整首诗在意象上既有形象的描写,又有深刻的政治思考,展现了司马光对社会的敏锐洞察与对理想政治的追求。

诗词解析:

  1. 逐句解析

    • “华馆压清波”:描绘了一个高耸华美的建筑,俯视着清澈的水面,展现出一种气势与宁静的和谐。
    • “坐待南风至”:表现出诗人静待良机的心态,传达出一种期待与希望。
    • “须知明牧贤”:强调明主需要贤良之士的必要性,表明诗人对政治的关注。
    • “善达吾君意”:表明这些贤良之士能够理解并传达君主的意图,是对理想政治状态的向往。
  2.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华馆”比作高贵的象征,强调其重要性。
    • 对仗:诗句结构对称,增强了整首诗的韵律感。
  3. 主题思想:全诗表达了作者对理想政治的追求,强调贤良之士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同时表现出对君主的忠诚与期望。

意象分析:

  • 华馆:象征着权力和地位。
  • 清波:象征着内心的宁静与理想的实现。
  • 南风:象征着温暖、希望和机会。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华馆”指代什么? A. 简陋的房屋
    B. 华丽的建筑
    C. 自然山水
    D. 乡村小院

  2. 诗中所指的“明牧”是指? A. 明智的统治者
    B. 失去理智的君主
    C. 普通百姓
    D. 外国使者

答案

  1. B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
  • 杜甫《望岳》

诗词对比

  • 比较这首诗与李白的《庐山谣》,两者都表达了对自然和理想的向往,但司马光更注重政治理想的追求,而李白则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

参考资料:

  1. 《宋代诗词选》
  2. 《司马光传》
  3. 《中国古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题河沙寺西崖 题桂籍 题鬼字轴 题钓台 题崔庄庵壁 题崔庄庵壁 题陈致中环溪 送周县尉满秩归 送周县尉满秩归 送周县尉满秩归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豪贤 尣字旁的字 提月 平溢 四字头的字 包含蝇的成语 书记翩翩 志高行洁 包含翟的词语有哪些 飘风不终朝 尸字头的字 度结尾的成语 崭嵌 建之底的字 饥不择食 釒字旁的字 推诚置腹 土练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