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8:03: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8:03:58
灵台带余雪,寒色未他收。
久负入关意,空为同吉羞。
清樽接胜友,飞盖从贤侯。
应恨春来晚,烟林已数游。
这首诗描绘了早春时节的景象,灵台上还残留着雪,寒冷的气息尚未散去。诗人心中一直想着进入关中去的意愿,如今却因同伴的盛情而感到羞愧。与好友共饮欢畅,乘坐华丽的车子,跟随贤良的君子。诗人感叹春天来的太晚,烟雾缭绕的树林中,游玩的时光已经数不胜数。
司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实,号涑水,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诗人。他以《资治通鉴》闻名于世,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史学巨擘。司马光一生致力于政治改革,倡导节俭治国,深得士人的敬仰。
这首诗创作于早春时节,诗人寄情于自然,同时寄托了对旧友的思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在春寒尚未散去的季节,诗人感受到了一种对温暖与友谊的渴望。
《早春寄东郡旧同僚》是一首表达思乡情感与友谊的诗作。诗人在春寒未消的时节,通过“灵台带余雪”的意象,展现出早春的萧瑟与寒冷;而“久负入关意,空为同吉羞”则流露出诗人对旧友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未能如愿进入关中的遗憾。接下来的“清樽接胜友,飞盖从贤侯”描绘了与朋友欢聚的场景,表现出诗人对友谊的珍视。最后一句“应恨春来晚,烟林已数游”则通过对春天迟到的惋惜,展现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整首诗在意象的选择上,具有浓厚的自然风光色彩,同时又融入了人际关系的温暖。诗中冷暖对比鲜明,将春天的盎然生机与寒冬的残留相结合,使得诗意更加深邃。
整首诗通过描绘早春的自然景象与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春天的期待,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美好的向往。
诗中“灵台带余雪”所描绘的意象象征什么?
A. 春天的温暖
B. 冷清的冬天
C. 残留的寒意
“久负入关意”中的“入关”指的是什么?
A. 进入敌国
B. 进入繁华的地方
C. 进入山林
诗中提到的“清樽”代表了什么?
A. 朋友的聚会
B. 一种饮品
C. 自然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