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7:58: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58:07
蝶恋花·名播乡闾人素许
作者:佚名 〔宋代〕
名播乡闾人素许。科诏相催,又趁槐花举。
谈笑挥成金玉句。贤书果见登天府。
阔步青霄今得路。脚底生云,拥入蟾宫去。
好是来年三月暮。琼林宴处人争睹。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人因获得科举而成名的喜悦与自豪。首先,乡里的人都对他寄予厚望,因而他在科举考试的催促下,抓住了盛开的槐花时节,借此机遇大展宏图。在谈笑之间,他写下了如金玉般华丽的诗句,最终他的才华得以在朝廷得到认可,走上了青云之路。词的最后,展望未来,期待明年三月的宴会,届时必有人争相前来观看他的风采。
作者介绍:此词的作者不详,可能是宋代某位文人。宋代是中国文学发展的高峰期,词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学形式,深入人心。
创作背景:这首词描写了科举成功后的喜悦,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科举制度的向往与追求,尤其是在社会动荡、士人出路有限的背景下,科举成为主要的上升通道。
《蝶恋花·名播乡闾人素许》以其清新自然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对成功的渴望与喜悦。开篇以“名播乡闾”引入,直接体现了主人公的身份与地位,接着以“科诏相催”表现出科举考试的紧迫感和重要性,营造了紧张而又充满希望的氛围。
词中“谈笑挥成金玉句”一句,展现了作者的才情与自信,仿佛在说他的创作是轻松而自然的。然而,真正的成功并非偶然,后面一句“贤书果见登天府”则暗含了努力与奋斗的意义,显示了科举这一制度为有才之人提供了展现自己的平台。
在对未来的展望中,“阔步青霄今得路”表现了他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仿佛已看见自己在高处的辉煌。而“脚底生云,拥入蟾宫去”则是比喻他将如云一般轻松地步入更高的境界,象征着理想与自由的追求。
最后,词的结尾“好是来年三月暮”不仅为整首词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也表达了对未来荣耀的期待与祝愿。整首词在喜悦的表面下,流露出对个人努力与奋斗的深刻反思,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词通过对科举成功的描写,表现了个人奋斗与努力的价值,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士人追求功名的普遍期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词中提到的“科诏”主要指什么?
“脚底生云”这一句的含义是?
诗中反映了作者对未来的期待,哪一句最能体现这一点?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通过这些分析,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这首词的内涵与美学价值,同时也能体验到宋代文化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