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8:22: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8:22:20
溧阳行台
作者: 陈墀 〔明代〕
百里河山附帝居,
明时一统混车书。
故基遗额犹唐旧,
土俗民风异汉初。
但使儿童歌有裤,
休嗟传舍食无鱼。
几尘落叶纷如许,
眼底何人为扫除。
这首诗描绘了溧阳的山河景色,提到这里曾是帝王的居所。在明代,国家统一,文书出行相当便利。遗留下来的古迹依然可以看到唐代的风貌,而这里的风俗与汉初大相径庭。只要小孩们能唱起有趣的歌谣,就不必抱怨客栈里没有鱼吃。落叶纷纷如同尘埃,眼前又有谁来打扫呢?
作者介绍:
陈墀(约公元1570-1640),明代诗人,字宗懿,号梅溪,出生于江苏溧阳。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家乡的风物为题材,表达对故土的热爱与思考。
创作背景:
《溧阳行台》创作于明代,正值国家统一、社会变迁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家乡的景色与人文,反映了对历史的追忆以及对现实社会的思考,表达了对乡土的深切情感。
《溧阳行台》是一首深具地方色彩的诗作,诗人在字里行间渗透了对故乡的热爱与忧虑。诗的开头以“百里河山附帝居”开篇,立刻将读者引入溧阳这片历史悠久的土地。接着提到“明时一统混车书”,展现了明代统一后的繁荣与便利,形成了一种历史的对比。
诗人对故乡的古迹与风俗有着深厚的感情,提到“故基遗额犹唐旧”,让人感受到历史的沧桑与变迁。而“土俗民风异汉初”则揭示了地方文化的独特性,突显了历史的延续与变化。
诗中提到儿童的歌谣,象征着希望与未来,预示着只要有快乐的童声,生活就会充满生机。“休嗟传舍食无鱼”,这一句则流露出一种无奈与失落,反映了现实生活中的苦恼。
最后两句“几尘落叶纷如许,眼底何人为扫除”,不仅描绘了秋天的景象,更引发了对生命无常的思考,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人事的变迁。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鲜明,通过对比与反思,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眷恋和对社会现状的敏锐观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溧阳自然与人文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情与对现实的思考,表现了怀古与对未来的期待。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百里河山”指的是哪个地方?
“儿童歌有裤”中的“裤”意指什么?
诗中提到的“几尘落叶”主要表达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与杜甫的《春望》进行对比,两首诗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现实的感慨,但《春望》更多表现了战乱带来的苦痛,而《溧阳行台》则更倾向于地方文化的传承与历史的反思。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