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1:15: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1:15:49
廿年奔走负山游,此日登临夙愿酬。
石洞云深僧梦稳,江门风急浪花浮。
荒台古塔前朝寺,青雀黄龙两岸舟。
览胜问奇归去晚,钟声月色共悠悠。
经过二十年的奔波,我终于如愿以偿地登上这座山。
在石洞中云雾缭绕,僧人的梦境安稳而清晰;
江边的风急促,浪花在浮动。
在古老的台地和塔前,我看到了昔日的寺庙,
青雀和黄龙在两岸的舟船上穿行。
我游览美景,询问奇异的事情,归去时已晚,
钟声和月色交相辉映,令人感到悠然自得。
作者介绍: 陈墀(约公元1500年-约1583年),字元宁,号澄庐,明代诗人,擅长诗词,作品多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诗人游历金山寺后,表达了他二十年奔波后终于实现心愿的喜悦,反映了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以及对人生旅途的思考。
这首诗充满了对自然风光的热爱和对人生旅途的感慨。诗人用"廿年奔走"来描绘自己漫长而辛苦的旅程,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珍惜。登上金山寺的那一刻,诗人感受到一种心灵的安宁,"石洞云深僧梦稳",表现了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哲学思考。
诗中描绘的"江门风急浪花浮"展现了江河的壮阔与气势,风起浪涌与内心的平静形成鲜明对比,展示了诗人复杂的情感状态。接着提到的"荒台古塔前朝寺",不仅描绘了金山寺的古老与沧桑,也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厚重。
最后的"钟声月色共悠悠"让整首诗在宁静中收尾,透出一种悠远的禅意。诗人在游历中不仅寻求风景的美,也在寻找内心的宁静与智慧,整体上表现了一种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生的哲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反映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旅途的思考,表达了在纷扰的生活中寻求内心宁静的愿望。
诗词测试:
诗人用多少年的奔走来换取这次游历的机会?
诗中提到的两岸舟分别是什么颜色?
诗的最后一句提到了哪两种景象?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