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1:04: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1:04:17
寄林利瞻夏官
作者: 陈墀 〔明代〕
禅林灯火话情时,
屈指俄惊岁屡移。
道路频驱怜我拙,
帛书长系感君私。
枕边听雨心常碎,
鸟外看云思欲悲。
何日束装问津去,
西窗刻烛共成诗。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与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诗中提到在禅林中,灯火辉煌的时候,谈论着彼此的情感,转眼间,岁月已经悄然流逝。作者在路上频频奔波,感到自己笨拙,而那封长久寄托着情感的信件更是让他对朋友的思念加深。在枕边听着雨声,心中不禁感到忧伤,窗外鸟儿飞翔,看着云朵,情绪愈发低落。作者期待有一天能够整理行装,去拜访朋友,共同在西窗下刻烛吟诗。
作者介绍:陈墀,明代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作品多描写自然之美与人情之暖。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夏季,诗人可能因友人任职于官场而思念之情愈加浓厚,表达了对友人生活的关注及对彼此情谊的珍视。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刻画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开篇提到“禅林灯火话情时”,设定了一个温馨而宁静的环境,暗示着友人之间的温暖交流。随着时间的流逝,作者感叹岁月如梭,内心充满了对过去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惆怅。
“道路频驱怜我拙”一句,流露出诗人对自身处境的无奈与自嘲,展现了他在生活中面对的种种困难与局限。而“帛书长系感君私”,则通过信件的隐喻,进一步强调了友谊的珍贵与深厚。
后半部分的“枕边听雨心常碎”,通过细腻的意象传达出一种孤独与忧伤的情绪,展现了诗人对友人深切的思念。最后“何日束装问津去,西窗刻烛共成诗”一句,表达了作者渴望与友人重聚,共同吟诗作对的美好愿望,给全诗带来了温暖的希望。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优美,体现了诗人在友谊、时间流逝与人生思考中的深刻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词测试:
诗中“屈指俄惊岁屡移”意指什么?
A. 数不清的岁月
B. 时间的飞逝
C. 手指的计数
D. 生活的琐碎
“何日束装问津去”的意思是?
A. 期待旅行
B. 渴望重聚
C. 盼望出发
D. 感谢友人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