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过老黄河

《过老黄河》

时间: 2025-04-27 04:48:07

诗句

沧海桑田几变过,尚留遗迹此黄河。

桥横老木车难度,霜压平沙水不波。

茅屋半随兵燹尽,宦途频历险艰多。

古今兴废俱尘土,对景聊为感慨歌。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4:48:07

原文展示:

沧海桑田几变过,尚留遗迹此黄河。
桥横老木车难度,霜压平沙水不波。
茅屋半随兵燹尽,宦途频历险艰多。
古今兴废俱尘土,对景聊为感慨歌。

白话文翻译:

这片沧海桑田经历了多少变迁,然而此地的黄河仍然留存着历史的痕迹。
横跨河面的老桥已然年久失修,车辆难以通行,平坦的沙滩上霜冻覆盖,水面也平静无波。
曾经的茅屋已经有一半在战争中被烧毁,仕途中我经历了许多险阻与艰难。
无论古今的兴衰,最终都化为尘土,面对这些景象,我不禁吟唱感慨的歌。

注释:

  • 沧海桑田:指自然或世事的变化,形容时间的变迁。
  • 遗迹:留下的痕迹或遗留的事物。
  • 霜压:霜冻压在沙地上,形容寒冷的天气。
  • 宦途:仕途,指官场。
  • 兵燹:战火,指战争带来的破坏。

典故解析:

“沧海桑田”出自《庄子》,用来形容世事变迁的无常;而“古今兴废”强调历史的轮回,提醒人们珍惜当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墀,明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但其诗作多关注社会变迁与人生感悟,风格清新,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变迁之时,诗人通过描绘黄河的风景,寄托对历史的思考与个人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过老黄河》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诗人以黄河为背景,借景抒情,表达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人生经历的思考。开头用“沧海桑田”引入,强调岁月的无常与变迁,黄河作为中华文化的象征,承载着历史的记忆,既有自然的壮美,又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接下来的描写展现了黄河边的旧桥、霜冻的沙滩,构建出一种苍凉的意境,仿佛在诉说着时光的流逝与人事的无常。诗中提到的“茅屋半随兵燹尽”,让人联想到战争对普通人生活的破坏,诗人将个人的经历与历史大潮相结合,表达出对生活的不易和对历史的反思。

最后,诗人总结“古今兴废俱尘土”,不仅是对历史的总结,更是对人生的哲学思考。诗中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生命意义的探究。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沧海桑田几变过”:感慨历史的变迁。
    • “尚留遗迹此黄河”:黄河仍然保存着过去的痕迹。
    • “桥横老木车难度”:旧桥年久失修,交通不便。
    • “霜压平沙水不波”:描绘自然景象的宁静和冷清。
    • “茅屋半随兵燹尽”:战争带来的破坏。
    • “宦途频历险艰多”:经历仕途的艰难险阻。
    • “古今兴废俱尘土”:历史的兴衰终归尘土。
    • “对景聊为感慨歌”:面对景象,产生感慨。
  • 修辞手法:运用了对仗、排比及比喻的手法,使得诗歌的意象更加生动,情感更加深刻。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黄河的变迁,反映了人世的无常和历史的沉浮,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经历的感悟与思考。

意象分析:

  • 黄河:象征着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
  • :代表着严寒,象征着时光的冷漠与无情。
  • 茅屋:代表着普通人的生活,反映出战争的残酷。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沧海桑田”指的是什么? A. 自然景象
    B. 时间的变迁
    C. 战争的影响

  2. 诗中提到的“宦途”是什么意思? A. 农田
    B. 官场
    C. 学业

  3.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忧伤
    B. 愉悦
    C. 愤怒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比较陈墀的《过老黄河》与李白的《将进酒》,两者都反映了历史的无常,但李白的诗更加豪放,陈墀则更为沉思和感慨。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陈墀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历史与诗歌的交融》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山脚有梅一株地差背阴冬深初结蕊作绝句寄之 咏桂四首 其四 咏桂四首 其三 咏桂四首 其二 立春日妆成宜春花 春昼偶成 新春二绝 其二 吊林和靖二者 其二 宴谢夫人堂 浴罢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四字头的字 绞丝旁的字 二字旁的字 彐字旁的字 年老力衰 大字旁的字 俄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秀令 不中听 信口开喝 行辕 二竖为灾 奉公守法 旦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滚汤泼雪 氟氯烷 诗云子曰 包含昙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