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游庄严寺园

《游庄严寺园》

时间: 2025-04-27 12:10:19

诗句

石楠花落小池清,独下平桥弄扉行。

蔽日绿阴无觅处,不如归去两三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2:10:19

原文展示:

游庄严寺园
石楠花落小池清,
独下平桥弄扉行。
蔽日绿阴无觅处,
不如归去两三声。

白话文翻译:

在庄严寺园中,石楠花瓣飘落,池水清澈。我独自走下平桥,轻轻推开门扇。绿荫蔽日,四处都找不到避暑的地方,倒不如回去,听听那两三声鸟鸣。

注释:

  • 石楠花:一种花卉,常见于寺庙园林。
  • 池清:池水清澈,给人以宁静的感觉。
  • 平桥:一种简单的桥,象征着平静与宁和。
  • 弄扉行:轻推门扇而行,表现出一种悠闲自得的状态。
  • 蔽日:遮蔽阳光,意指绿阴浓厚。
  • 无觅处:找不到地方,表示无奈。
  • 归去:返回,指向归家的思念。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绿阴”意象常常出现在描写宁静环境的诗词中,反映出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贺铸,字方回,号渔洋,宋代著名词人、诗人。贺铸的词风清新自然,极具个人特色,常常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诗人游览庄严寺园时,表达了他在自然景色中感受到的宁静与思考,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歌鉴赏:

《游庄严寺园》通过描绘寺园的宁静与美丽,展现了诗人内心的闲适和对自然环境的感受。诗的开头“石楠花落小池清”,用“花落”与“池清”形成鲜明对比,既有自然景物的变化,又暗含时间流逝的意味。接下来的“独下平桥弄扉行”,表现了诗人的孤独与宁静,似乎在享受这份独处的美好。之后的“蔽日绿阴无觅处”,则通过意象的变化,表达出一种无奈的情绪,绿荫虽好,却找不到避暑之处,暗示了人们在追求宁静时常常会遇到的困境。最后一句“不如归去两三声”,不仅是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还是对回归家庭、亲情的思考,透出一丝淡淡的惆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石楠花落小池清:描绘了寺园的环境,花落水清,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2. 独下平桥弄扉行:诗人独自走下桥,象征着一种内心的宁静和闲适。
  3. 蔽日绿阴无觅处:绿荫遮日,表达了诗人在自然中寻求避暑之地的无奈。
  4. 不如归去两三声:回归家庭的期望,暗示了对生活的简单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物与情感结合,深化诗意。
  • 对仗:如“独下平桥”与“弄扉行”,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描写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并反映出对家庭、亲情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石楠花:象征纯洁与美好。
  • 小池:象征宁静与深邃。
  • 平桥:象征通达与自由。
  • 绿阴:象征庇护与安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游庄严寺园》是哪位诗人的作品? A. 李白
    B. 贺铸
    C. 杜甫
    D. 王维

  2. 诗中“石楠花落”描述了什么? A. 时间的流逝
    B. 自然的美丽
    C. 生命的无常
    D. 所有选项都对

  3. “蔽日绿阴无觅处”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失落
    B. 无奈
    C. 喜悦
    D. 满足

答案

  1. B
  2. D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贺铸与李白的自然诗歌,前者更注重细腻的情感描写,而后者则以豪放的气势著称。两者在形式和内容上各具特色,反映出不同的艺术追求。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贺铸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落梅风 落梅风 落梅风 落梅风 落梅风 落梅风/落梅 落梅风·山无数 梦扬州 梦扬州 燕亡久矣,秋夜入梦,依依平生,次淮海韵记之 梦扬州 送娄啸亭还江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寻结尾的成语 革字旁的字 高字旁的字 逸兴云飞 抱头鼠窜 谷字旁的字 鼎字旁的字 水雷 恕我冒昧 电结尾的成语 包含谶的词语有哪些 公验 凸凹不平 非世 缯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民力凋敝 夕字旁的字 急公 国富民安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